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市民买15斤的鱼被商家短斤缺两6斤

工商提醒:购物后别忘了公平秤校验

近日,一则令人惊讶的购物经历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广泛关注。郑州一名网友在新浪微博上分享了他的遭遇:购买的一条重达15斤的鱼,却在回家后称重时发现自己被商户“误导”,实际重量仅为15斤,而商户的称重结果却是惊人的21斤。这一事件立刻激发了众多网友的共鸣,他们纷纷反映自己在购物过程中也曾遭遇过缺斤短两的情况。

这位网名“大核桃”的网友详细描述了他在天明路附近一水产市场的经历。他购买了一条螺蛳青鱼,商户使用电子秤称重结果为21斤。在他回到家门口熟悉的水果摊位上称重时,却发现这条鱼的实际重量只有15斤。他立即返回商户处提出质疑,但商户只是轻描淡写地表示可能看错了。

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故事或许并不鲜见,但却让人不禁对市场的计量准确性产生疑虑。对于此类情况,河南省消费者协会的秘书长陶成川提醒广大市民,在购买商品后,尤其是水产品等易缺斤短两的商品时,最好去市场的公平秤上进行校验。这不仅是对自身权益的保障,也是对市场诚信的一种监督。

工商部门提醒消费者,一旦发现商户存在缺斤短两等欺诈行为,应及时向市场内的消费者投诉站或工商部门投诉。作为消费者,我们有权利要求商品的真实计量,也有义务维护市场的公平交易秩序。在面对此类问题时,我们应勇敢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也为市场的公正公平贡献一份力量。

让我们共同努力,以消费者的智慧和力量,打造一个诚信、公平的市场环境。购物时多留心眼,公平秤校验不可或缺。记住,我们的权益需要我们自己去守护。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