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热的2021年8月,东京奥运会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冠军汪顺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了他的奥运金牌出现了令人惊讶的“掉皮”现象。在隔离期间,由于他的好奇心驱使,轻轻抠了一下金牌表面,结果导致局部涂层脱落。他立即停止了进一步的动作,意识到可能触及了金牌的敏感部分。
这一奇特的经历与同期女子蹦床冠军朱雪莹的遭遇产生了共鸣,同样的问题也引发了广泛的网络热议。网友们纷纷猜测和讨论金牌表面的涂层问题。
针对外界的疑虑,东京奥组委迅速回应,澄清金牌表面剥落的部分并非人们想象的镀金层,而是奖牌表面的一层保护膜。这种设计并不影响奖牌本身的质量。据官方资料显示,东京奥运会奖牌是由日本造币局精心制作的,制作材料来源于回收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层涂膜主要是为了增强奖牌的抗污和防变色性能。
这一事件不仅引发了网友们的调侃,诸如“再抠可能抠出巧克力”、“金牌变铜牌”的幽默评论层出不穷,更是激发了大家对东京奥运会奖牌工艺的好奇和讨论。网友们纷纷表示想要更深入了解奖牌的制作工艺和材料,而东京奥组委的这次回应也让他们对奖牌的品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东京奥组委在奥运会期间曾温馨提醒运动员避免咬奖牌,以保持奖牌的完好,但并未明确提及涂层问题。这次意外事件也提醒了奥组委在未来的奖牌制作中需要考虑更多细节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运动员和公众对奖牌的认知更加准确和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