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行业的乱象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一些医院的清洁工竟然也涉足其中,他们利用工作的便利,参与收集并倒卖药品包装盒,甚至假药贩子也借此机会大发横财。这一切的根源,无疑指向了药品行业中的暴利现象。
不久前,公安部破获了一起价值20亿元的假药大案,源头竟然是从医院清洁工和保洁员手中流出的药盒。据了解,这些人员通过售卖各种处方药包装盒获利,一个抗癌药盒的售价甚至高达300元。假药贩子购买这些包装盒后,通过更改批号、使用低档原料药等手段制造假药,从中牟取暴利。
对于这些医院清洁工的行为,我们固然应该予以谴责或严惩,但真正的罪魁祸首却是极不合理的高药价。以抗癌药为例,其市场销售价格极高,但成本却相对较低。以赫赛汀为例,其市场销售价格约25800元每支,但其成本仍然是个“谜”。与此其他药品的成本也并不高,但销售利润率却非常高。正是这些疯狂的药价,使得一些不法商人甘愿冒险,甚至医院清洁工也“不务正业”,参与其中。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既要严厉打击收集旧药盒牟利以及以此造假的违法行为,也要从源头上降低药品价格,让药品回归真正的价值。只有让药品价格真正回归本质和理性,才能遏制这类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也要打击正规医院、药房“吃回扣、拿红包”,甚至正规药厂故意抬高价格的行为。这样才能让药品行业回归正轨,保障人民的健康权益。
要根治药品行业的乱象,需要采取“两手抓”的策略,既要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也要降低药品价格。这是遏止“倒卖药盒子”乱象的治本之策。只有这样,才能让药品行业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的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