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交易平台的食品及生鲜交易业务的便捷性给消费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购物体验。食品在线交易的准入门槛较低,引发了质量问题的担忧。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在网络购物环境下愈发增强。
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热播,美食文化在中国社会引发广泛共鸣。其中被节目介绍的切糕等美食迅速走红,电商平台的销量也随之飙升。在这背后,产品的质量问题对电商平台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除了安全问题,工业化加工对食品的风味和营养也带来了变化。
针对网络食品交易的安全问题,去年送审的《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强化了网络食品交易的监管制度。其中规定,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必须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若未能履行规定的义务,使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将承担连带责任并先行赔付。这一修订无疑为消费者在网络购物平台上购买食品提供了更强的法律保障。
大部分网购食品采用预包装的形式,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指出,新实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网购平台的相关资质和法律责任有明确规定。预包装食品上的生产许可证、流通许可证等信息清晰,为消费者提供了购物的保障。新法规还赋予了消费者七天无理由退货的权利,为消费者提供了“后悔权”。
某食品网站作为《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独家合作平台,在推出节目中的食材和美食菜谱时,对食材的产地、品质进行了严格的把关。他们邀请节目的摄制组参与审核,确保食材的原产地正宗。商家的信誉、服务能力、消费者评价以及物流能力等都是他们考察的标准。他们遵循产地溯源的原则,要求商品与节目中保持一致,并在外观、口感、品质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标准。
对于电商而言,物流和仓储环节的要求更高。某生鲜网站运营中心总经理戴山辉表示,他们拥有农产品独立检测实验室,具备多项常规检测能力。食品在入库前需要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品质检测报告,并经过网站的独立检测。这一系列的措施旨在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网络交易平台在食品及生鲜交易方面为消费者带来了便捷,同时也面临着质量和安全的挑战。但通过加强监管、严格把关、提高物流仓储标准等措施,消费者在网络购物平台上购买食品的信心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热播不仅让人们沉浸在美食的世界中,也促使电商平台在食品质量上做出更多的努力和创新。工业化的脚步带来了安全与效率,但在美食领域,手工与自然依旧是最动人的篇章。董克平,那位来自《舌尖2》的美食顾问,为我们揭示了工业化生产企业与食材的真实面貌。他表示,自然生长的食材,手工制作的食品,一般都没有经过安全检测。只有当食材步入规模化、工业化生产后,安全检测的环节才会应运而生。像华子鱼这样的自然生长食材,在经过专门的渔场管理、品牌建设后,就会面临一系列的质检流程,如冷冻技术和运输保障等。电商大量采购时,也会要求相应的质量检测。这无疑是工业化给予食品安全的保障。
风味与口感却是另一个话题。董克平提到,即便食材风靡热销,一旦离开其原产地,它的味道和口感都会发生微妙的变化。这是因为食材生长的土壤、空气和水分对其味道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二毛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真正的味道藏于当地民间,工业化生产的食品与手工制作的食品在味道上有着天然的差距。比如乐山嫩豆花,没有乐山的水和黄豆,就无法还原其原汁原味。华子鱼和乌鸡等自然生长的食物,其味道更是无法复制。即使模仿其制作过程,也无法达到原有的口感和味道。这是因为工业化生产过程中机器加热会消耗能量,使得食材失去原有的口感和营养。“道”这一理念在食物中显得尤为重要。“道”不仅是获得食材的方式和烹饪方法,更是人们对待食材的态度和人与食物之间的故事。在现代社会,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使得我们远离了大自然和传统的耕种与烹饪方式,这也使得我们丢失了食物中的“道”。现在我们所追求的味道,很多只是有味而无道了。这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挑战和思考的问题。
对于食材的营养与储存问题,《舌尖2》中的美食同样受到关注。熊苗作为营养专家告诉我们,食材的口感和营养与其本身的特性有关。一些腌制产品如四川腊肠在制作过程中虽然会损失一些水溶性营养元素,但其主要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和脂肪仍然存在。而像山东煎饼这样的食品由于其淀粉含量高本身就易于保存和携带。在保存过程中也要注意天气因素如潮湿发霉等问题。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要关注其保存方法和时间对口感和营养的影响。虽然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为我们带来了便利和安全保障但同时也让我们失去了传统的手工制作的味道和营养因此我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要思考如何平衡工业化生产和传统手工制作的优点以满足人们对美食的追求和。鱼类去内脏更易保存与烹饪建议
近期,一则关于鱼类的新闻引发了广泛关注。在某网站热销的500g石斑鱼,因卖家标明已去内脏并腌制,销量迅速攀升。对此,专家熊苗指出,去除内脏的鱼类更易保存,腌制的主要目的是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延长保鲜期。
对于鱼类而言,去内脏处理是一种常见的保存方法。除了石斑鱼,其他鱼类如华子鱼在出水后也需要立即开膛清理。华子鱼的肚膛因其易破而不便保存,因此及时处理至关重要。处理后的鱼类通常会用盐腌制,以进一步确保其在冷藏状态下的保鲜度。据了解,由于华子鱼富含蛋白质,若未妥善处理,极易腐败。而经过腌制后冷藏的鱼,能够保持其肉质不离骨。
专家还就烹饪方法给出了建议。以鱼为例,蒸被认为是保留营养成分的最佳方式。在蒸制过程中,鱼中的DHA(有助于补脑)和EPA(可降低血脂)等成分能够得以很好保存。油炸却可能破坏鱼中的脂肪酸等成分,因此并非推荐的选择。
这一新闻背后,也反映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在品尝美味的我们更应重视食品的安全与营养。《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所推荐的美食,不仅强调了食材的当地特色和口感,还涉及了营养方面的考量。有些食材,如腊肠等,可能从营养学角度并不建议大量食用。我们在享受美食的也应该注重食品的均衡营养和健康价值。
了解不同食材的特性和处理方式,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存食品,还能在烹饪过程中保留更多的营养成分。我们也要关注食品的安全问题,确保我们的饮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