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空军自杀飞行部队》一书披露了二战末期德国空军组建并使用自杀飞行部队的历史真相,这一事实令人震惊,更使人憎恶。这支部队被称为“埃尔贝”,其指挥官哈纳·赫尔曼上校是一个激进派军官,点子丰富。他曾是轰炸机飞行员,因表现优异在二战期间被调到司令部任职。在严峻的战争背景下,他提出了一个创新的空战战术设想——“高楼”,旨在利用单座单发战斗机参与夜间拦截作战。随着战争的进展,美国空军逐渐占据空中优势,德军面临巨大的压力。
面对压力,德国空军决定迅速扩充战斗机数量并集中使用,试图通过高强度的拦截战争扭转局势。的干预打乱了计划,将这批飞机投入到失败的阿尔汀努战役中。加兰德少将为了补救局势,加快了布置王牌喷气式战斗机的部署。赫尔曼上校坚信集中优势兵力空袭机群的做法是挽救局势的关键。尽管他们的观点没有得到上级的认可,但他仍向上级提出了一个看似荒谬的方案——动用未经训练的飞行学员进行自杀攻击。这一做法不合常理,野蛮至极,与日本的战争狂人行为无异。对于这种战法,加兰德并不欣赏。但随着形势日益严峻,赫尔曼迫不得已地向空军总部递交了实施自杀攻击的申请并起草了一份招募飞行员的公告。不久后,“埃尔贝部队”匆匆成立并开始执行任务。他们使用特别改装的战斗机进行自杀攻击拦截盟军机群。这支部队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训练和准备,战果甚微。最终德国大本营下达了中止执行的命令,这支自杀飞行部队在战败前夕草草收场。这场悲剧性事件留下了深刻的反思和无尽的遗憾。回望历史的同时我们也不禁想起另一个历史事件:在中世纪的英国,同样存在着病态的君主统治和残暴的暴行。莎士比亚的作品揭示了这些暴君的内心世界和残暴行为给英国带来的灾难。这两个历史事件都提醒我们反思历史、珍视和平、警惕暴政的出现。他认为传统的世袭制赋予君王过大的权力,容易滋生专制制度与暴君的统治,这种制度不利于个人才能的展现,更不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
对于莎士比亚的这一观点,我们可以总结为:极权体制容易催生“非理性强人”。这位文学巨匠渴望出现一种更为合理、合法的王位更迭制度,希望君王能够具备卓越的生理与人格魅力,同时拥有治理国家、外交斡旋的政治才能与非凡的胆识谋略。令人欣慰的是,莎翁的愿景在半个世纪后得到了实现。1688年,英国爆发了“光荣革命”,这场革命催生了人类历史上首部宪法——《权利法案》。
这部法案如同天籁之音,令人耳目一新。其内容包括短短十三条,但核心理念却足以在全世界掀起政治海啸。法案强调君主并非国家最高权力的拥有者,而是由议会执掌国家大权。议会议员由全民自由选举产生,确保民意得到充分体现。法案废除凌驾法律的特权,宣告酷刑非法,国民享有请愿和言论的自由。
这部前所未有的法案,标志着新西洋文明的诞生。自此,英国虽仍保有君主制,但绝无可能出现暴君。因为君主们失去了特权这一为所欲为的本钱。那么,为何是英国开创了西洋新文明呢?除了神话中的孙悟空,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有其根源,不可能凭空产生。英国的天书《权利法案》也是如此。在世界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过程中,英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历史背景为这一法案的诞生提供了土壤。
其中两项独有之物是议会和中产阶级及其新模范军。早在17世纪之前,英国就拥有了议会这一独特的政治机构。那时的议会主要是封建贵族的政治舞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产阶级的崛起和新模范军的建立,使得议会在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益重要。到了“光荣革命”时期,议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推翻了旧有的统治,出台了《权利法案》,使英国的国家统治机构和权力运行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导演丹尼博伊尔以极小的成本演绎了英国的辉煌历史。从伊丽莎白女王的“从天而降”,到近代英国的无限荣光,这一切的成就都源于内部的崛起。这就是英国政坛的独特奥秘。在世界政治中,英国创造了新的政治形态——宪政。相比于传统的官政和军政,宪政的爆发力无与伦比。可以说,英国的所有辉煌都源于宪政的五项世界第一:第一个确立议会为最高权力拥有者的国家、第一个实行全民选举议员的国家、第一个确立法治的国家、第一个废除酷刑走向人道的国家、第一个允许言论自由的国家。
这五项世界第一显示了英国的强国之道——宪政之道。其核心是“议会至上”、“全民做主”,将人民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将臣民转变为公民。凭借这一道路,这个本土面积不大的西洋岛国成为了世界的领导国家。新政不仅让英国人成为了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国民,还让他们成为了世界上最具有创造力的民族。随着新政的诞生,英国涌现出了许多思想家和世界顶级发明家。以瓦特为代表的“新造物主”们,将人类的创造力推向了巅峰。两场革命后的英国,为人类开启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正如神话中的阿拉丁擦亮了神灯,召唤出强大的神魔一样,给世界带来了震撼与梦境般的改变。至今,仍有人对英国表示敬意,感谢他们教会了世界人民如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