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诚军事集团的第十八军(1930年-1949年)
一、起源与建制
这支军队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28年组建的国民革命军第11师,当时曹万顺担任师长,陈诚则为副师长。经历了1930年的中原大战后,陈诚因卓越的战功被升任为第18军的军长兼第11师的师长。这支部队的核心力量是通过整合第14师(原为中央军校教导第3师)形成的。这个军事集团的名称“土木系”,是源于“十一”(土)师和“十八”(木)军的结合。
二、军事活动
内战时期:这支部队参与了针对中央苏区的第三至第五次“围剿”,以及赣州、乐安宜黄等战役。
抗日战争时期:他们投身到淞沪会战、武汉会战等重大战役中,其中罗卓英、黄维等将领先后担任军长,为国家的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国共内战时期:作为备受瞩目的“五大主力”之一,他们在战场上屡立战功,然而最终在淮海战役中走向覆灭。
三、编制扩展
随着战争的推进,该军通过吞并杂牌部队,其编制逐渐扩展,曾经辖有第十一师、第十四师、第四十三师、第五十二师、第五十九师等。后来,部分部队转隶其他军级单位。
二、其他历史中的第十八军与其他同名部队
1. 桂系的第十八军(1927年-1928年):这支部队由北伐时期的桂系第七军改编而来,陶钧担任军长,下设有三个师。但在1928年11月,其番号被撤销,缩编为第十六师。
2. 孙传芳旧部改编(1927年):这是原属于北洋军阀孙传芳的第九师(驻上海)。当师长李宝章投降后,该部队改编为第十八军,但不久之后自行遣散。
3. 浙江保安部队(1926年):在1926年,浙江省长夏超率领的保安总队投靠了国民革命军,曾短暂地被授予第十八军的番号,但仅过了十天,因战败而撤销。值得注意的是,与上述的第十八军不同,陈诚系统的第十八军与后来红军改编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即八路军改编后的称呼)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部队,“第十八集团军”是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在提及这两支部队时,应注意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