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老师教你六步完成志愿填报——以北京考生为例
随着高考的落幕,志愿填报成为了考生和家长们的焦点。晨雾老师将通过这篇文章手把手教你完成志愿填报,以下是详细的步骤。
一、了解志愿填报方式
目前,解决志愿填报问题有三种方式:寻找志愿报名机构一对一服务、选择张志远数据卡、或者考生和家长自行填报。晨雾老师将通过假设案例来展示如何自行填报。
二、案例介绍
假设有一名北京考生高考得分为583分,其各科成绩为:语文112,数学115,外语116,物理80,化学78,生物82。该考生希望在北京市内学习。接下来我们将以此案例为基础进行志愿填报。
三、准备数据
所需数据全部来自北京教育考试院官网、北京市高中招生办发布的官方高考辅导资料等官方渠道。确保数据来源的官方性和准确性。
四、开始填报
第一步:查询考生排名。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考生分数分布表。假设考生分数段排名为全市第10555名。这一步是理解自己的位置,为后续步骤提供基础数据。
让我们关注北京工业大学和部分院校。考生需要注意,有些院校的录取投档线并不达到592分。对于那些心仪的专业,不妨多多关注。
接下来,首都医科大学的大部分院校录取投档线在592分以内。对于考生来说,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至于首都师范大学,除了关注总体招生情况,还需要深入了解其与投资相关的专业。
至于备选院校(专科专业组),其录取投档线原则上不高于592分,超过这个分数则可能失去竞争的机会。考生在选择时,如果特别注重专业,也可以放弃那些院校(高校专业组),选择自己更喜欢的专业。
北京化工大学的一些高校专业组录取投档线较高,但也有少数低于592分。考生需要仔细权衡。
中国农业大学的多数高校专业群录取线较高,但一些中外合作学校是值得考虑的冲击目标。
北京林业大学的情况也类似,大部分高校专业群录取投档线较高,但也有个别中外合作办学可以冲击。
至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其专业群有一定的冲刺机会。
北京语言大学的大部分高校专业组录取线偏高,考生需要谨慎选择。
接下来,我们需要筛选出录取投档线远低于592分的高校(院校专业组)。这一步需要我们通过详细的资料和研究来深入了解这些目标高校(院校专业组)的具体内容。我们需要使用《北京市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这一工具材料(如下图)。
完成这一步后,我们已经筛选出了一些高校(院校专业组)的招生代码和详细信息。接下来,我们需要进行剔除操作,包括剔除高于592分的院校专业组、不符合自己选科要求的院校专业组、不喜欢的院校专业组以及个人条件不符合某些专业招生录取规则的院校专业组。
在剔除后,我们按照分数高低对剩余的院校专业组进行排序。我们还要筛选出录取投档线略高于592分的高校(院校专业组),经过剔除后也按照分数高低进行排列。最终形成从高到低的冲、稳、保的院校专业组排列。
第五步是院校专业组中的专业选择和排序。考生需要通过《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京招生录取分数分布统计》来查询各个专业的录取情况,确定所报专业的排序。排序时,要遵循录取分数前高后低的原则,同时也要考虑自己对专业的喜欢程度。当两者发生冲突时,要以喜欢程度为主。
最后一步是最终确定志愿填报方案。考生需要综合考虑保留不超过30个院校专业组,并确定每个院校专业组中的专业选择及顺序。这个过程需要考生慎重考虑,做出明智的决策。
高考后的志愿填报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希望每位考生都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在人生的关键阶段,志愿填报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面对录取投档线,我们必须要明确一个观点:录取投档线592分或略低的区段拥有更高的投档录取概率。在这个分数段,我们需要特别谨慎,精心选择院校专业组,并确保数量不少于五个,以充分保证考生的志愿选择空间。
在志愿填报的过程中,冲高是一个重要策略,但我们必须掌握好分寸。院校专业组的分数不宜高出592分5分以上。过高的分数可能会导致志愿无效,白白浪费考生的努力。我们必须理性分析,避免盲目冲高。
为了确保志愿的稳定性,我们需要保留几所保底学校。这些学校的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可以在关键时刻为考生提供一个安全的备选方案。
在筛选院校专业组时,我们要仔细审视每一个专业,确保没有自己无法接受的专业。如果有,我们必须果断更换整个院校专业组或者剔除,避免被调剂到这些专业,确保考生的兴趣和未来发展得到充分的尊重。
本案例的考生意向是在北京就读,但如果考生愿意拓宽视野,外省的高校同样值得考虑。在粗选高校时,我们可以适当扩大选择范围,为考生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我们也必须充分考虑到其他因素,如学校的教学质量、地理位置、就业前景等。
在此,想对考生和家长说,虽然我们没有借助任何志愿填报机构的一对一服务或者志愿填报数据卡来完成这次志愿填报,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排除了这些选择。我们可以将这些服务或工具与我们的策略相结合,互为补充。例如,选择了一对一服务后,我们仍然可以使用自己的策略来检验和修正。
这个策略不仅适用于本科普通批次的志愿填报,对于本科提前批也同样适用。但在填报本科提前批时,我们要特别注意:所选择的学校(院校专业组)的录取分数要略高于本科普通批最可能录取的学校(院校专业组)。否则,宁愿放弃本科提前批次填报。
这个策略对其他省市的考生以及2021年新高考八省的考生同样具有参考价值。在参考上一年数据时,可能会有一些难度,但只要我们谨慎对待,理性分析,依然可以做出明智的决策。希望所有的考生都能被自己心仪的学校和专业录取,开启人生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