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住型商品房:北京的政策性住房新篇章
走进北京的房地产市场,你会发现一个独特的存在——自住型商品房。这一政策性的住房项目,自2013年诞生以来,就以其独特的定位与优惠政策吸引了众多目光。
1. 定位与意义
自住型商品房,犹如一道暖阳,为那些寻求中低价位自住型改善型商品住房的家庭带来希望。其价格与同地段的普通商品房相比,有着约30%的优惠。户型设计以90平方米以下为主,满足大多数家庭的需求,最大面积不超过140平方米,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2. 购买条件
想要购买自住型商品房,必须符合北京市的限购政策。无论是京籍家庭还是非京籍家庭,都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京籍家庭需名下无房或仅有一套住房,非京籍家庭则需要连续缴纳5年社保或个税且名下无房。每个家庭限购一套,且购房后5年内不得上市交易,确保房源的合理使用。
3. 优先购买群体
北京户籍的无房家庭、经济适用房或限价房轮候家庭被优先纳入购买组。在满足这些优先组的需求后,剩余房源才会面向其他符合条件的家庭开放。
4. 价格与收益策略
自住型商品房的销售均价,按照比同地段同品质商品房低30%的标准来确定。这样的策略,确保了购房者的利益最大化。当5年后上市交易时,购房者需上交财政增值收益的30%,形成良性循环。
5. 销售与申请流程
开发商在住建委官网上公示房源信息,包括套数、户型、价格等,公示期不少于15天,确保信息的透明与公正。购房家庭提交材料后,住建部门会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资格审核。审核通过后,优先组先摇号选房,确保公平合理。
6. 特殊政策关照
自住型商品房在信贷支持上享有特殊待遇。首套房购买者首付最低只需35%,不受普通商品房贷款限制的影响。5年内禁止转让,确保房源的稳定性和使用的合理性。
7. 供应目标
北京市对自住型商品房的供应有着明确的规划。从2013年的2万套,增加到2014年的5万套,占新增住房供应的50%以上,足以看出对其重视程度。
自住型商品房,不仅是政策性住房的典范,更是北京房地产市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为那些寻求稳定、安全、合理的住房家庭,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