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原理与核心组件
无源无线测温技术,通过CT取电、表面声波或RFID技术实现温度采集与信号传输,无需外部电源。其中,CT取电通过电流互感器从线路中取得能量,但供电稳定性仍面临挑战;RFID技术则依靠主机发射的能量激活传感器,完成温度数据的回传。每一个传感器都内置有唯一的ID号,与测温点一一对应,确保数据的精准定位。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通过无线模块传输至主机,实现精准的温度监测。
系统主要由无线温度传感器、测温主机/通信终端和工作站/监测系统组成。无线温度传感器安装在触头、电缆接头等易发热部位,定时采集温度并发送数据;测温主机/通信终端则负责接收传感器的信号,实时显示温度数据,并可外接无线模块进行组网。工作站/监测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用于数据的存储、分析及报警,还支持远程监控与历史数据回溯。
二、技术优势尽显
安全性方面,无源设计避免了高压绝缘风险,抗电磁干扰能力强,尤其适用于10kV以上的高压环境。浙江晨峰专利的夹紧机构取代了传统的胶粘或螺丝固定方式,不仅提升了稳定性,而且使得拆卸维护更为便捷。
在实时性与可靠性方面,传感器能够按照预设的周期(如每5分钟)自动上传数据,一旦检测到异常情况,会立即触发报警或上位机告警。相较于传统的人工巡检和红外测温,这种实时监测的方式能够更准确地掌握设备内部的温度情况,大大降低了漏检的风险。
三、应用场景与挑战并存
该技术在高压开关柜触头、断路器、母线连接处等易过热部位的温度监测中有着广泛应用。对于需要从“被动维修”转向“主动预防”的电力系统,如工厂、变电站等,该技术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技术也有其局限性,例如CT取电方式受线路电流波动影响,长期大电流可能导致传感器发热。光纤测温虽然精度高但成本昂贵,且容易因物理损坏而影响使用。
四、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无源无线测温技术将实现更加智能化的升级。结合AI算法预测温度变化趋势,可以优化设备的维护周期。对能量收集技术的改进,如微功耗设计,将进一步提升传感器的续航能力和稳定性。期待这一技术在未来能够为我们创造更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