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身领域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个普遍的疑问:“为什么我们不能先有氧再无氧呢?”其实,答案深藏在我们运动的每一个瞬间里。对于健身爱好者来说,理解运动过程中的氧气角色是至关重要的。没有氧气,我们的身体就会进入缺氧状态,这对健康是有影响的。在进行健身锻炼时,我们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老年人或许更偏向于舒缓的运动如散步和慢跑,而年轻人则可能更热衷于竞技性的运动如篮球等。
当我们谈论无氧运动时,我们指的是一种以肌肉力量提升为主要目标的运动。这类运动的特点是强度大、持续时间段,有助于肌肉体积、爆发力和输出功率的提升。例如,哑铃弯举、负重深蹲和短跑都是经典的无氧运动案例。与此相反,有氧运动可以看作是耐力型运动,其强度适中,能够持续15分钟以上,对肌肉耐力、心肺功能有良好的锻炼效果,并且具有优秀的燃脂能力。慢跑、动感单车和游泳都是典型的有氧运动实例。
在健身活动中,无氧运动和有氧运动都有其独特的重要性,很多人会选择两者兼顾。而关于运动的顺序问题,有一个广为接受的“常识”是先进行无氧力量训练,再进行有氧耐力训练。
那么,为什么先进行无氧运动再来进行有氧运动会有诸多好处呢?
力量训练的效果会更好。力量训练的原理是超负荷工作激发肌肉的超量恢复,使其各方面的能力有所提升。如果事先进行有氧训练,可能会因为能量消耗过大而导致肌肉状态不佳,影响力量训练的效果。
力量训练的体能消耗相对较少。由于它的强度大但时间短、范围小,对体能的消耗较少,对后续的有氧训练影响较小。这也意味着力量训练后的恢复速度较快,有利于两种训练目的的兼顾。
有助于乳酸的消除和利用。在力量训练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定量的乳酸。虽然乳酸会让身体产生疲劳感,但它也是一种能量物质,可以参与糖异生及有氧代谢。如果在力量训练后进行有氧训练,可以更加有助于乳酸的利用和消除。
如果先进行有氧运动再进行无氧运动,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后果。例如,力量训练的效果可能会差强人意,容易受伤,还容易形成乳酸堆积,不利于身体机能的恢复。
对于专业的训练者来说,他们可以选择在同一次训练中只进行相对专一的力量训练或有氧耐力训练,以获得更加显著的锻炼效果。这种方式有助于将训练效果发挥到极致,并且体能恢复的速度也比较快。
无论是选择先无氧再有氧,还是先有氧再无氧,亦或是单独进行某一种训练,都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训练目标以及时间规划来科学安排。只有适合自己的方式才是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