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汉能控股集团(北京汉能薄膜发电投资有限公司

随着汉能控股集团对薄膜发电技术的持续投入与创新,该公司迎来了重要的里程碑事件。在汉能薄膜发电停牌两周年之际,汉能再次将其目光投向了国内,这一次的目的地是山西大同。大同煤业集团与大同市携手,与汉能共同签署了一项重要的战略合作协议。这一协议的核心是薄膜大阳能源项目,该项目正式落户于大同,并计划建设一个以薄膜发电技术为基石的移动能源产业园。

该产业园的建设规模宏大,总体规划为620MW,将分三期进行规划建设。汉能的柔性砷化镓和CIGS薄膜发电技术将被广泛应用在此项目中。该产业园将整合设备制造、电池技术研发以及组件生产等环节,形成一个高度集成的产业链。其中,一期300MW的“玻璃基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已确定投资额为22.72亿元。

铜铟镓硒(CIGS)薄膜发电技术的优势在于其制造成本相对较低,商业化程度较高。这一技术利用化学物质Cu、In、Ga、Se通过共蒸发工艺在衬底上形成吸收层,从而实现了高效的太阳能转换。在国际上,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主要有碲化镉(CdTe)、铜铟镓硒(CIGS)和非晶硅(a-Si)三种技术路线,其中CIGS技术因其在制造成本和商业化程度方面的优势,受到了广泛关注。

汉能表示,该项目的一期生产线即将开工建设,同煤集团、大同市和汉能将以约定的股份额度共同组建项目合资公司。与此社会资本和机构投资者对该项目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对于新建的二期、三期基地,汉能将根据市场需求参与合作推进。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坚持薄膜技术路线的光伏龙头企业,汉能一直在积极拓展其业务范围。继在广东河源投资首个生产基地后,汉能又宣布了总产能3GW的“九大生产基地”计划。目前,汉能的业务已经覆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广东河源、四川双流、海口、海南等地。

长期以来,汉能的国内产能一直受到业界的质疑。尽管汉能一直在努力扩大其在国内的生产规模,但其产能大部分集中在国外。尽管如此,汉能仍然坚持在国内进行扩张,并将目光投向了山西大同。汉能在回复界面新闻的邮件中表示,目前在国内的多个项目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部分设备调试,并进入试运营状态。

自股票停牌两年多以来,汉能已经举办了一系列创新活动,包括推出全新的太阳能产品和技术合作。其战略方向明显偏向分布式光伏和“移动能源”,目标群体也从“To B”转向了“To C”。本月底,汉能还将发布家用光伏新品“汉瓦”。这一系列的动作表明,汉能正在不断创新和拓展其业务范围,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关于汉能控股集团的更多信息,请关注相关资讯报道以获取动态。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