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国内天然气贸易交易流程(中国进口天然气用人

燃气交了200元保险没给单子,这看似是一则普通的保险事件。背后却蕴含着我国能源贸易领域的大事件。近日,中国首单进口液化天然气(LNG)跨境人民币结算交易成功完成,这一消息在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澎湃新闻从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获悉,这一里程碑式的交易是由中国海油与道达尔能源通过该交易中心平台完成的。这次交易不仅成交量可观,达到了3,200,000到3,,000百万英热(约合6.5万吨),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人民币在跨境能源贸易中的结算首单落地。LNG资源来自于海合会国家阿联酋,这是油气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一次大胆尝试。

这一交易的成功背后,反映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如今,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和第五大国际储备货币。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深化,其弹性明显增强,企业在跨境贸易、投融资中使用人民币的意愿上升。随着我国经济增长的动能恢复和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人民币的投资和避险功能也在逐步增强。

中国进口的油气规模在不断扩大,对全球能源市场的影响日益显著。去年,中国进口原油超过5亿吨,进口天然气超过1亿吨,其中LNG的进口量达到了6344万吨。随着国际市场对人民币接受程度的提高,买卖双方采用人民币结算的条件逐渐成熟。

上海市发改委总经济师陈国忠表示,这次国际LNG贸易人民币结算是我国油气市场化改革的重要里程碑。这一举措有利于促进国际国内市场对接和国内外两种资源的高效循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这也标志着上海从能源资源的末端转变为能源贸易链的中心节点。

中国海油作为中国更大的海上油气田生产运营商,积极推动以人民币结算为基础的国际资源采购。该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俞进表示,这次实践是中国海油促进能源贸易全球化发展、打造LNG交易多元化生态的有益尝试。未来,该公司将继续推动国际LNG贸易商务模式的创新。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董事长郭旭介绍,这次以人民币结算的首船国际LNG交易是交易中心推动多币种计价、结算和打通跨境货款支付的一次重要尝试。未来,交易中心将加强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易数字化水平,为国内外油气资源的充分流通提供更加便利的渠道。

这次跨境人民币结算在油气领域的应用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步。它不仅将促进国内外市场的对接和资源高效循环,还将提升我国在全球能源贸易中的地位和话语权。随着人民币在能源贸易中的结算比重不断提高,其国际化进程也将进一步加快。

上一篇:元素周期表图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