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时尚天河商场自2022年起,多次因独特的创新活动受到广泛关注。近日,商场内推出了一种特殊的“鱼捞捞”“龟捞捞”娃娃机,机内装有活泼可爱的活鱼和乌龟。家长只需扫码兑换游戏币,便可操作机械臂进行动物捕捞,这一活动迅速吸引了众多儿童的热情参与。这项新颖的娱乐设施引起了公众对动物福利和生命教育的热议^[2][5]^。
随着的发酵,各界纷纷对此表达了意见和看法。商场方面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推出了这一看似有趣的体验活动。娃娃机内部设有透明鱼缸,参与者通过操作铁勺捕捞水中的小动物。一旦成功,捕获的小动物便从专门的出口滑落。试运营仅一周后,商家便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批评。于是,商家以“锻炼孩子判断力”为由进行了短暂的整改,包括暂停机器的使用,并将原先的鹦鹉展示替换为玩具鹦鹉等。但显然,这并未彻底消除公众对活体设施的质疑和争议^[3][5]^。
对于这一,公众的看法各异。一部分家长认为,这样的活动形式新颖、有趣,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成长。另一部分市民及动物保护人士则对此表示强烈反对。他们指出,密闭的空间和频繁的捕捞会对这些小动物造成极大的应激反应。更重要的是,这种娱乐化的方式可能会向孩子们传递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即生命可以被娱乐化、游戏化^[3][6][7]^。
除了娃娃机引发的争议外,商场同期展出的活体鹦鹉也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些鹦鹉长期暴露于嘈杂的商场环境中,健康状况堪忧。广东省科学院的专家指出,商场这种开放的环境无法满足这些动物的基本生存需求,可能导致鸟类出现自残等异常行为^[3][7]^。经过多次投诉和抗议,鹦鹉展演最终被执法部门永久禁止^[4]^。
针对这一系列,市场监管部门也迅速介入调查。他们要求商家整改设施并加强动物的保护措施^[5]^。一些社会组织也在通过12345热线等渠道持续呼吁商场彻底撤除这些活体设施。他们认为这不仅关乎动物的健康和福利,也关乎公众的心理健康和社会价值观^[8]^。
如今,这场关于活体动物娃娃机的争议已经成为了商业娱乐与生命权益冲突的一个缩影。我们不禁要思考,在商业发展与生命尊严之间,我们该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答案需要我们共同去寻找和。而关于这场争议的后续发展以及商场的整改成效,仍需我们持续关注和观察^[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