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民法典草案全文

民法典草案的编纂是一次系统性的法律整合工作,将原本分散的单行法整合为一部系统法典。根据历史草案信息和编纂进展,以下是民法典草案的主要结构及要点概述。

一、总则编

这一编的核心在于确立民事主体资格,明确了不同年龄段的民事行为能力。例如,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被定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需要法定代理人来代理实施民事行为。基本原则部分强调了民事活动的平等、自愿、公平和诚信,以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

二、婚姻家庭编

此编针对夫妻共同债务、收养条件和亲属范围等进行了详细规定。在夫妻共同债务方面,规定共同签字、事后追认或为家庭日常生活所负债务属于共同债务。收养条件方面,新增了收养人需无不利于被收养人健康成长的违法犯罪记录,进一步强化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亲属范围方面,明确了配偶、父母、子女等近亲属的定义,并将共同生活的公婆、岳父母等也视为近亲属。

三、侵权责任编

这一编涵盖了多种责任类型,如产品责任、机动车交通事故、医疗损害、生态环境损害、高度危险作业等特殊领域的责任。细化了人身与财产损害赔偿标准,并明确了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情形。

四、其他分编

物权编涉及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等制度,旨在完善财产权保护体系。合同编则规范了合同的订立、履行、解除等流程,强化了契约精神。

五、编纂特点

此次民法典的编纂实现了体系化的整合,将原本分散的单行法如婚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等进行了系统整合,消除了法律间的冲突。针对当前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回应,如夫妻债务、家庭暴力、隐私权等问题,都进行了详细的条款设置。

值得注意的是,民法典已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相较于草案,最终通过的民法典可能存在一些调整。现行的《民法典》共7编1260条,涵盖了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及附则,是我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综合性民事法律。它不仅标志着我国法律体系进一步成熟和完善,也体现了对人民群众民事权利的更全面保护。

民法典草案的编纂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律工作,它不仅整合了现有的法律制度,还针对当前的社会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规定,为我国民事法律的完善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