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多行不义必自毙的主人公是谁

春秋时期的郑国,孕育出了一则令人深思的故事,“多行不义必自毙”。而故事的主人公,正是郑国的公子共叔段。

共叔段是郑庄公的弟弟,他的母亲武姜对他偏爱有加。这份偏爱却滋生出了野心。共叔段在武姜的支持下,逐渐扩张自己的势力,企图篡夺皇位。而这一切,都被他的兄长郑庄公看在眼里。

郑庄公是一位深谙人心的君主。面对弟弟的野心,他并未急于采取行动,而是选择了沉默和纵容。他的这种态度,让共叔段更加肆无忌惮,恶行不断。郑庄公心中早已有了决断。他常常淡定地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他等待着共叔段的恶行自食其果。

终于,共叔段因野心勃勃而发起叛乱。郑庄公见状,果断出兵,一举歼灭了共叔段的势力。共叔段兵败逃亡,最终被迫自杀。

这个故事中的郑庄公,以他的智慧和决断,成功地遏制了弟弟的野心。而“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一成语,也成为了后世对作恶多端者的警示。它告诫人们,无论身处何种地位,都不能做伤天害理的事,否则只会自食恶果。

关于郑庄公的评价,历史上存在争议。有人赞扬他的智慧和决断,认为他成功地消除了内患。也有人批评他故意诱使弟弟犯罪,手段过于狠辣。但无论如何,这个故事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正义总会战胜邪恶,而多行不义者,必将自取灭亡。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