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不是病 给低头族5建议
-
- 心理师
- 2023-05-31
- www.zibizhengw.cn
-
- 自闭症康复
智能型手机普及,「低头族」随时随地上网,无论走路或搭捷运,眼神专注在屏幕上,低着头仿佛沉浸在一个世界里。
最近将出版的精神科诊断准则,考虑将「网络成瘾症」纳入精神疾病诊断当中,引起精神医学界讨论。,低头族是不是等于网络成瘾症?
现在上班族都有一台随时网络连接的电脑,智能型手机也是上网吃到饱,可以说「一天24小时都在使用网络」。网络成瘾症患者专指那些「造成显著社交能力或冲动行为障碍,而这些问题跟上网有关」。
长时间上网在现代生活中成为不可或缺,在此提供以下建议,让低头族们避免罹患相关疾病。
1.厘清人际关系亲疏远近。网友是朋友的一种,但不等于现实中的朋友。低头族的交友能力并非退化,而是容易混淆现实朋友跟网友之间的差异。所以需要格外仔细区分各类型的朋友,避免混淆分际。
2.仔细推敲文本涵义。传统沟通方式除了语言内容之外,还包括说话的语气、表情、手势跟周遭谈话气氛。网络沟通语言只有文本,易造成误解,无论是误会对方的意思,或是「只解读自己想了解的部分」。使用网络语言时,要格外推敲文本的前因后果,避免让便利的网络传讯反变成沟通障碍。
3.三思而后行。网络的便利让日常行为的计算标准从小时简化到以秒计算。过去银行提款、上街采买少说花上半天,若要货比三家讨价还价更要耗费不少功夫。
网络转帐或在线购物让整个过程可以在分秒之间完成,这种便利性容易养成草率做决定的坏习惯。三思而后行,能减少后悔跟不必要浪费。
4.小心筛选所浏览的网页信息。过去人们先想到问题,然后去找答案。现在社区网络成为大型八卦中心,低头族只注意朋友所分享的新闻,只浏览好友所按赞的消息。这是光有答案,没有问题,全盘吸收「被筛选过的信息」。长期下来,容易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5.培养感官能力。低头族只着重视觉,包括网络文章、图片、影片等。大量强调视觉,渐渐忽略其他如听觉(如真实谈话的声音或大自然的风吹草动)、嗅觉(如街头餐厅的食物味道)、触觉(翻动书页报纸的触感)等。
活化感官能刺激大脑,促发集成脑内信息。光只有视觉刺激,接受单调刺激易降低大脑警觉,对重要信息反而「视而不见」。
既然当个低头族那么麻烦,那不如多跟人群接触,谨言慎行,灵活思考,发现平凡生活中的丰富细节!
该文章《上网不是病 给低头族5建议》由网友『经典女屌丝!』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