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热门演讲「被拒绝的100天」主讲人告诉你人生最重要的挫折管理课!《被拒绝的勇气》书摘试阅
被拒绝的一百天送苹果给陌生人 从《创世纪》到白雪公主的童话故事,从万圣节的苹果里有剃刀的都会传奇,到每家母亲的明智建议,都说不该收下陌生人送的苹果。
我到店里买了苹果,站在停车场发送,还把那篇博客影片命名为「坏皇后和六个白雪公主」。我就是送苹果的坏心后母,绝对不会有「白雪公主」咬一口苹果,对不对?
为了验证,我走向附近超市的停车场,站在出口附近的人行道上,开始向路人发送苹果。想尔,多数人马上拒绝我。有位女士甚至和我聊到她为何这么惧怕这种提议,还说到食物安全和情感因素。她提到某次上馆子,食物遭人动手脚的经过,仿佛还难以走出创伤。
有位衣着体面的女子令我难以置信,我递苹果给她,她说「好啊,谢谢!」她接过苹果离开,完全不当一回事。走了几步之后,她就开始吃。
仿佛是自己吃了毒苹果,我几乎瘫倒在地。怎么会有人想都没想过就吃陌生人送的食物?
我很后悔没追上去问她为何肯收,我知道她的决定是根据她对我的判断。她打量过拿着一袋苹果的陌生人,也想过他的疯狂提议,认定收下苹果不会有问题。也许还有我所不知的原因导致她更不排斥——也许她少吃一顿饭,或是最近正打算多吃水果,也可能认为我看起来很友善,不可能恶搞食物。
如果不是每个人都会拒收陌生人赠送的未包装食物,世上还有什么点子一定会遭到拒绝吗?如果没有,那么你被拒绝的唯一理由就是尚未碰到肯答应的人。
被拒绝不是无休无止 我最爱的一句电影对白来自《华尔街》的续集《华尔街金钱万岁》,年轻的男主角雅各.摩尔在片中质问反派角色布瑞顿.詹姆斯的企业伦理和他对钱贪得无餍的欲望
雅各「你的价码是多少?」
布瑞登「什么?」
雅各「你赚多少才肯退休,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每个人都有个价码,而且数字都很明确,你要多少?」
面露冷血笑容的布瑞登回答「永远不够。」
透过被拒绝实验,我很快就发现,只要问够多人,我就能得到肯定的答复。不是每次实验都能得到同意,古怪的内容尤其不容易。意外的是,只要不屈不挠都会有收获——例如送苹果和找一天的零工。我不禁纳闷被拒绝是不是也有「次数限制」?某件事情只要问得够多人,一定可以找到愿意的人?
说到不屈不挠,创意领域的人就常常被拒绝。有位小说作家伊洁寄电邮给我,挑战我敢不敢进行某个实验
「我是作家,希望有机会和你共同拍摄下一段被拒绝影片,」她写道。「我每天都见到作家碰软钉子,我们大部分人都经常被拒绝,常常遭到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大出版社退稿。如果直接走进出版社,把草稿交给那些人,问他们『能不能出版这本?』应该可以传递正面消息,也许还会在为数庞大的艺文圈中疯传。」
虽然后来没进行这个实验,却因为伊洁思考起作家的一生。那些知名文豪终于出版处女作之前,不知道吃过多少次闭门羹。我决定实际调查,数字倒是颇惊人
威廉.高丁的《苍蝇王》二十次
安妮.法兰克的《安妮日记》十五次
史蒂芬.金的《魔女嘉莉》三十次
罗伯特.波西格《禅与摩托车维修的艺术》一百二十一次(金氏世界纪录)
詹姆斯.乔伊斯的《都柏林人》二十二次
凯瑟琳.史托基特《姊妹》六十次
J.K. 罗琳《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十二次
J.K. 罗琳用笔名罗勃.盖布勒斯出版的《杜鹃的呼唤》至少一次,据称其实更多次
除了被拒绝次数之外,出版社退稿给作家的评语更是严苛
我觉得书中的女孩的看法或心情并不特别,除了『好奇』之外,对读者没有任何吸引力。
——评《安妮日记》
这个乏味的烂故事荒谬又无趣。
——评《苍蝇王》
我们对叙述恐怖乌托邦的科幻故事没兴趣,这种书卖不出去。
——评《魔女嘉莉》
对小朋友而言,这本书太长了。
——评《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
J.K. 罗琳被拒绝的经验更引人入胜。一九九五年,她投稿到十二家英国出版社,遭到每一家回绝。布鲁姆斯伯里出版社的主管将草稿交给她的孙女,小女孩看得爱不释手,这家出版社才在一年后同意出版。如果那个小女孩不喜欢这个故事,哈利波特就会进入碎纸机,也不会迎战那位大名鼎鼎的死对头了。
十余年过去,《哈利波特》系列的销售量已经超过一亿本,名列史上畅销书前十名排行榜。J.K. 罗琳用笔名罗勃.盖布勒斯寄出新作《杜鹃的呼唤》草稿,因为她希望新书是因为内容而非她的盛名才博得青睐。拒绝这本书(后来也大卖)的编辑说它「平铺直述……并不出色」。
如今这些拒绝都成为笑话和激励人心的小故事,因为上述作品和作家后来都红透半边天。作家每次被拒绝可能都感到沮丧,甚至一蹶不振。难以想像有多少旷世巨作始终不见天日,就是因为创作者多次遭到退稿,听了太多负面评论,以致于放弃尝试。
这些作家——不少人被誉为当代文豪——都得面对一次又一次的被拒绝,才能找到慧眼识英雄的出版社。要在某一行出人头地,似乎不只需要精湛的技艺,还要有能力承受被拒绝的打击,更要对自己和自己的作品有坚定的信心。
无论作品多优秀、多拙劣,世上没有任何方法确定可以得到每个人的认可,或是遭到所有人驳斥。如果光追求认同,只要问过够多人就行了。到头来,总有人会同意。
,并非所有人的接受度都一样。不是每本书都能发展成J.K. 罗琳般的畅销书;毕竟还是分好坏、高下。想到有那么多作家相信自己的作品,即使不断遭逢退稿的痛苦,依旧努力不懈寻找出版商,我才明白信心有多重要。被拒绝攸关人性,只是个人意见,而且不会无休无止。如果我把别人的意见当成评断好坏的主要标准——以往对被拒绝耿耿于怀的我就是怀抱这种想法——人生就很悲惨。我会以他人一时的念头和评断,当成自我价值、人生方向的基础。
多年来,被拒绝这件事就像巨人歌利亚一样可怕。十多年来,巨人阻止我追求梦想,有时阻止我交友,甚至阻止我对别人说「嗨」,只因为我害怕被拒绝,害怕别人的批评。如今我研究这个巨人,看待他的眼光也截然不同,我似乎有办法让他走投无路。而被拒绝少了痛苦和恐惧的烟雾,似乎也不是我想像中的歌利亚,反而比较像欧兹国的魔法师。只要我别给被拒绝吓死,它不一定非得与我为敌。
经验传承
一、被拒绝攸关人性
被拒绝是牵涉到两方的交互,与回绝的人的关系往往大于碰钉子的人,不该被当成天地间的真相,也不是判断好坏的唯一方法。
二、被拒绝只是个人意见
被拒绝是拒绝者的个人意见,受到历史背景、文化差异、心理因素的影响。凡事都有人拒绝,有人接受。
三、被拒绝不是无休无止
被拒绝有数,只要挨过够多次,「不行」总会变成「好」。
本文节录自《被拒绝的勇气》,由平安文化出版。 该文章《被拒绝的勇气》由网友『沉鱼一梦』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