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师 >

让客户买单》让业绩绝对达成的「超数字术」

  • 心理师
  • 2023-05-31
  • www.zibizhengw.cn
  • 自闭症康复

在商业的世界里,常常要对上司、下属、顾客、合作伙伴说明与说服,会不会巧妙使用数字,往往造成很不同的结果!

人类消息的来源有83%是靠视觉来掌握的,当你的文案中使用数字时,不但可以形成视觉焦点,也可以让阅读到的人自动对号入座。比如「给您一份35~42坪建筑物的50种外观数据」如果顾客刚好有35~42坪的需求,就会对这份数据更加注意。同样的,与其说「某月下旬」,不如列上「某月20~25日」,这样会给人明确的稳定感。

先来做一个小测验!

以下三题中,哪一个数字比较能取信于老板和客户?

第1题55秒完成 1分钟完成

第2题1.2倍效果 2倍效果

第3题估价20,047,324元 估价2000万元 

答案是以下几个数字,最能说服老板和客户!

第1题55秒完成 

第2题1.2倍效果

第3题估价20,047,324元  

没有说服力的数字活不起来!

有时候用「1.2倍」会比「2」倍更具说服力!每天报纸里都会夹带许多传单。我几乎都不太有什么印象。在成堆的传单中,我注意到有一张传单很会运用数字。那个装潢公司传单是这么写的『换张壁纸让您的房间看起来变大1.2倍!』

看到后,我第一个想法就是「看起来可以放大1.2倍的话可真的是赚到了。」

我的房子盖了5年,如果可以看起来变大1.2倍的话还真想换一下。1.2倍这个数字真的很容易让人接受。

如果不写1.2倍而写2倍的话呢?

『换张壁纸让您的房间看起来变大2倍!』

顾客一下子就会觉得奇怪「比现在的房间大2倍?不可能的啦!」各位在平日生活中应该也有过这种感觉。各位可以仔细看看周围,您会意外地发现「1.2倍」这种数字用到的地方还真不少。
例如『加量20%』

我们常看到芳香剂、洋芋片、玉米片会写这些字。如果这些不写20%而写100%呢?

「价格不变,份量两倍?好奇怪啊」感觉好像吃了会拉肚子一样。

,各位看到这种广告句子觉得如何?

『会比现在瘦2倍』
『头发会比现在多2倍』

总会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让读者们没办法相信「2倍」这个数字。那么如果写1.2倍呢?

『会比现在瘦1.2倍』
『头发会比现在多1.2倍』

这两句都让人觉得写得实在。1.2倍是个实际的数字,也是个让人比较有反应的数字。如果各位正在为数字伤脑筋,就试着写「1.2」这个数字吧。

再看看这些数字「50 off」「限定10名」「月入250万的方法」

任何人在无意识间,都可以感受到数字是整个句子当中最容易进入眼帘的部分。在句子当中适度加入数字比较容易让人理解。为了让各位有实际的感受,我举个例子来让各位看看。

A「给您一份普通大小建筑物的多项外观数据」
B「给您一份35到42坪建筑物的50种外观数据」

A和B同样都是建筑物外观的目录。您觉得如何?

大部分的人都觉得B比较容易让人有印象。在视觉上来说,包含数字的B句子也远比没有数字的A句子来得容易阅读。那我们把句子拆开来做部分研究吧。

「普通大小的外观」和「35到42坪的外观」的确意思相同。一般人盖的普通房子,最多的就是35到42坪。有没有放数字感觉就会差很多

看到有数字的B句会有这种感觉吧「35到42坪啊,刚好跟我要的大小一样大耶。」数字的表现可以让对方容易浮现画面,如果说「普通大小」的话,几乎没有人能有什么画面。

接下来「多项数据」和「50种数据」感觉又如何呢?A句的「多项数据」的确能让人知道数据很多,但没有数字还是没办法产生什么印象。另一方面B句明确用出「50」这个数字,看到这个数字的人也许会这么想「搜集了50种数据还真是辛苦啊。」找出50种数据还要打印需要花一些时间,对实际感受到搜集数据要花时间的人来说,就会想「那我拿一份来看吧」。

含有部分数字的句子在设计上感觉比较优,让人容易产生画面加深理解。那么下个情形如何?

A「给您一份35到42坪建筑物的50种外观数据」
B「给您一份35到42坪建筑物的50种外观数据」

这种例子不用说,一定也是B的句子比较有冲击性。因为只强调数字会更容易传达意思。前述的B句在这里也格外引人注目。引人注目的理由除了字体加粗的原因之外,数字本身就有存在感。

为了让各位更有感觉,我们来看看下面两个句子。

A「给您一份35到42建筑物的50种外观数据」
B「给您一份35到42坪建筑物的50种外观数据」

A句强调汉字,B句强调数字。即使条件相同,B句也还是比较有冲击性。因为数字在句子当中具有存在感,也能给人冲击性。再也没有比这个更好的效果了。


  该文章《让客户买单》让业绩绝对达成的「超数字术」》由网友『心交朋友钱交狗ゞ』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