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出自Cheers杂志《比眼前薪水更重要的25件事》,更多内容>>
你有多久不曾好好坐下来跟家人吃顿饭?多久不曾放自己一个长假,抛开电脑、公事,和心爱的人来场小旅行?又有多久没闻过野地的花香,没悠闲欣赏过天边的日出与日落?偶尔,从你的工作抽离。人生,还有很多你绝对不能错过的事......。
法国莱雅集团台湾区总裁 陈敏慧×作家、「梦想学校」创办人 王文华,一位是法国莱雅集团亚洲区唯一女总裁,一位是人气作家、创业家,陈敏慧和王文华,各有令人欣羡的成就。
,跟每个人一样,他们都曾是职场菜鸟,也都有过职涯不进反退的时光。回首来时路,他们如何看待薪水在人生中留下的轨迹?他们又绝不会因为工作,而放弃人生中的什么事?
同是毕业于台湾大学外国语文学系,早已彼此惺惺相惜,却从未同台激荡过的两人,这次在《Cheers》杂志安排下首度碰面,展开一场精采对谈。
Q你们怎么看待现在弥漫于年轻人心中的财富焦虑?
陈敏慧(以下简称陈)我一直在外商公司工作,从我的职涯来看,前几年的薪水增加很慢,因为底薪低,再加个10%,还是很低,薪水不是这个阶段的重点。
王文华(以下简称王)今天(7月18日)台湾很多球迷都在关心林书豪的去留,这整个决定就是跟薪水有关。
林书豪薪水有趣的地方是,火箭队第一年只给他500万美元,第二年520万美元,第三年就突然升到1,480万美元。,上头每个数字对我们而言都是天价,但我想这可以给年轻人一些启发,不要太在乎月薪、不要太在乎年薪,而要在乎3年薪或10年薪。
薪水高低跟自己比
Q当你们还是新人时,对薪水或前途是否也不安过?当时如何面对?
陈不确定性一定有。我个人的做法是,先替自己设置一个目标,就比较不会受周围事物影响。就像爬山一样,从山下往上看,会觉得很遥远,但我分6段爬,慢慢地就爬到山上了。
王薪水低的时候会焦虑,但不要去跟别人比,要跟自己的内心比,这样对薪水比较容易释怀。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跑到洛杉矶的一家独立广告公司去实习,我猜那3个月,我总共亏了新台币50万元。我要自己花钱到洛杉矶,在那边租房子住,领的却是实习生微薄的薪水,根本就是倒贴。但这个经验对我后来找到正职有很大的帮助,3年后的收入,远远超过我的想像。
陈我非常赞成要跟自己比,这就是为什么你要选一个自己有兴趣、有热情的工作。工作是一辈子的事,一做就是30几年,纵使你的薪水高,但没有热情,那是更痛苦的一件事。
王我觉得真正喜欢自己工作的人,通常不会常去想到薪水。但吊诡的是,往往你的薪水会因为你喜欢这份工作而增加。
Q什么是你们认为比眼前薪水更重要的事?
陈我觉得应该在意学习、挑战,以及工作上的成就感。等本领练好、找到最爱,原本没什么波动的曲线,大概30岁时就会开始向上,40岁以后曲线会更陡。
王另一件比薪水更重要的事,是我们这一路上所认识的人;讲俗一点是人脉,脱俗一点的讲法则是「做人的道理」,这也是累积薪水很重要的方法。
你要争取额外的业务,你在职场上需要顾问、导师,他们都可以给你很大帮助,远远超过那每个月的1、2万。
自己的价值,自己发觉
Q那么,按照你们的定义,人生还有哪些是不能错过的?
陈我觉得第一个是健康,现在跟年轻人讲这个,没人会想听(笑)。
第二,要看你个人的价值是什么。我是职业妇女,也身为母亲和太太,要扮演很多角色。过去,我会把家庭摆在工作之后,难免会错过一些事。例如,我小孩曾要我去做爱心妈妈,他说人家的妈妈早上都会去伴读,小朋友会觉得很骄傲。我儿子跟我讲了好几次,但我真的做不到,只好让他失望了。
因为我没办法顾到量,所以只能强调「质」。我不想错过孩子的成长,所以无论工作到多晚,一定会在小孩睡觉前赶回去,读床边故事给他们听,和他们聊聊天。
还有,我们全家每年固定会出国旅行一次。人在异乡,全部都是外国人,只有我们自己是一家人,那会让家庭的凝聚力更强。
虽然因为工作而错过一些事,但我想过去就过去了,就往前看,想想现在开始我不能再错过什么。
王我觉得探索人生的自觉之旅,是一定要做的事。像我和Amy(陈敏慧英文名),大概都花了10年,才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
坦白讲,你必须浪费一些时间、花一些学费、跌跌撞撞走一些冤枉路,才会慢慢清楚人生要的是什么。兴趣不是像血型一样,验了就知道,需要花时间探索。
很多事情,不用操之过急。我们是一个过度追求方便、效率的社会,从便利商店的密度就看得出来,我们非常不能忍受任何的不方便与没效率。
特别是我这个世代,都觉得要赶快念完高中、大学、出国留学,所有事情都在最短的时间内搞定。在这样一种心态下,不可能有任何机会去自我探索。
如果,你不愿意花那些时间,从不愿去展开自觉之旅,我觉得这辈子纵使赚到很多钱,可能也会赚得很辛苦。
幸好,年轻一代比较不追求效率,他们会去旅行、游学,尝试不同的生活,抽离工作一年探索自己,这是好事。终极来讲,这会让他的人生更有效率,因为他在10几、20岁时,浪费一年去了解自己要什么,也许25岁、30岁,就抓到了人生的大方向。
Q但很多人觉得工作已经很累了,根本无暇或无钱顾及生活品质,二位觉得呢?
陈其实,工作是可以和生活结合的,你必须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做做喜欢的事,感受这些事带给你的快乐。
例如,我们最近跟台北电影节有个合作行销方案,上周我就跑去看了一场电影。对我来讲,这是生活,我看了一场很棒的电影;但为什么会有这一场电影?因为电影跟我们品牌做了链接,我也是去工作,去观察行销成果的。
还有,我喜欢到处试餐厅,工作上,我们有不少应酬,我就借着工作上需要应酬这件事,顺便去享受各式各样的美食,看看新的餐厅、新的装潢。把生活带进工作里,会让人觉得很开心。
王我们小时候念过一句话「业精于勤,荒于嬉」,中国人习惯把工作和生活分开,认为你去「嬉」、去生活的话,就会「荒」了工作,其实这是很奇怪的,两者并非对立关系。
当我们讲工作与生活融合的时候,不是说24小时都在工作、都在收信,而是说用工作的认真来过你的生活,然后用生活的创意去做你的工作。
有些员工在准备生日party时,准备得好有创意,可是你要他举手发言,他都没意见,变成生活与工作是两种人,那其实很可惜。
人生不是checklist,好好享受过程
Q有过人生与工作互相滋养,两者成长的经验吗?
陈我曾外派到法国两年,我常开玩笑讲,那对我来讲是没有战场的工作。我是属于战场型的人,但在法国的工作是负责后援的角色。
那两年,看起来在工作上没有很大的跳跃,反而还往下走一阶,但之后却是往上走了好多阶。更重要的是,那两年对我的家庭和生活,是更大的收获。
王我也是。我在2005年离开MTV电视台(的总经理职务),有两年时间完全空白,收入陷入峡谷区(笑)。但我没有待在家里焦虑,我选择到美国、大陆去旅行,拜访同学、朋友,看看他们在做什么,给自己一些新的灵感。回来之后,就开始创业,走上完全不同的路。
Q所以鼓励大家多尝试,偶尔从职场抽离也无妨?
陈无妨。,站在企业主的角度,如果员工跟我提出这种要求,我也会紧张,想把人才留在公司继续工作。但事情可以有折衷的方式,例如我们现在已派了14个台湾人在世界各地,他们可以去体会不同的人生,工作也做得很好。
王人生不是待办事项清单上划掉的一条实线,而是一个你必须享受的过程。我们讲薪水有甜蜜点,其实人生也是。
钱任何时间都可以赚,但人生很多事,错过那个时间点就没了。例如你想结婚、生小孩、爬喜玛拉雅山,这些都有时间限制,但赚钱是没有时间限制的。当你完全只想着薪水的甜蜜点时,就会错过了这些人生的甜蜜点。
陈敏慧
台湾大学外国语文学系毕业,在美国取得MBA学位,曾当过高中老师、广告公司AE。现为法国莱雅集团台湾区总裁,是莱雅史上第一位台湾籍总裁,也是亚洲区唯一的女性总裁。
王文华
台湾大学外国语文学系毕业,美国史丹佛大学MBA。曾任MTV电视台总经理,2005年辞职。2007年,与趋势科技创办人张明正共创「若水国际」,扶植社会企业。2年后离开若水,自行创业,现为「梦想学校」创办人。
人生绝不能错过的5件事
1 花时间展开自觉之旅。
只要找到能让你投入热情的工作,做一辈子都不会觉得痛苦。
2 累积朋友资产。
从他们身上学习工作与生活都受用的新事物。
3 为生活中在乎的人事物排序。
刻意提醒自己或规画时间来做这些事。
4 接触大自然。
网络上虚拟看山看水,无法体会接触真实事物所带来的快乐感。
5 将工作与生活结合。
用工作的认真过生活,用生活的创意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