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近,大家不妨多关怀精神疾病患者。家中如果有人罹患精神疾病且致失能,背后所带来的间接成本将十分可观!精神疾病已经超越癌症,成为全球疾病负担之首!根据康复之友联盟针对全台208位精神康复者的照护者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国内精神康复者及其家属的经济来源受疾病影响,进而影响家庭经济。
要减少精神疾病的负担,需从正视它的重要性开始。
康复之友联盟理事长黄敏伟指出,有7成照护者表示,经济来源因照顾精神康复者受到影响,有家属因照顾负担而离职或无法全心工作(请假,或转为兼职),家庭经济出现困难,显示家庭照护间接成本问题的严重性。
精神疾病造成失能 占全球疾病总负担的13%
成功大学附设医院斗六分院精神暨长期照护部主任杨延光指出,精神疾病是造成失能的主要原因,若以失能调整生命年来进行比较,它是全球疾病总负担的13%,比大家熟悉的心血管疾病及癌症都还要来得更高,是全球疾病负担之首。
而精神疾病所导致的失能问题,更反应在社会成本的增加。杨延光医师说明,花在精神疾病上治疗及照护的直接成本其实并不高,因精神疾病多发病早,罹病时间又长,以致疾病失能所带来的间接成本,包括精神疾病患者及家属生产力下降、失业后的收入损失以及社会支持等,就像是潜藏在冰山之下的巨大问题,是迫切需要被解决的。
全球精神疾病相关成本为2.5兆美元,其中2/3是间接成本。
超越癌症!精神疾病为全球负担之首
有药厂在亚太区展开「健康心灵计划」,在台湾与康复之友联盟共同合作,期望可促进实施相关健康政策的讨论,减少精神疾病污名化的问题。
全球精神疾病相关成本为2.5兆美元,其中2/3是间接成本
在台湾,精神疾病患者家庭负担就有近9成与间接成本有关,杨延光医师表示,以国内思觉失调症患者为例,尽管有健保及身心障碍者相关福利,其家庭平均一年与疾病相关的负担总额恐高达50万台币,相当于台湾家庭可支配所得中位数(83万台币)的2/3,严重影响家庭财务。
减少精神疾病的负担,先从正视重要性开始
要减少精神疾病的负担,需从正视它的重要性开始。英国研究已经证实,国家在精神卫生促进政策投注资源,可获得超过10倍的报酬率!而目前最具成本效益的做法是儿童期介入精神疾病教育及职场心理健康促进。
康复之友联盟在此提出呼吁,面对整体社会对于心理卫生的需求,国家除挹注心理健康相关经费之外,也可与相关团体展开规划全民健康促进政策目标及策略的对话,共同保障国民心理健康。
有药厂在亚太区展开「健康心灵计划」,在台湾与康复之友联盟共同合作,期望可促进实施相关健康政策的讨论,减少精神疾病污名化的问题,并促进大众了解精神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