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族之夜/大白天打瞌睡 晚上周公当然不来会
-
- 心理师
- 2023-05-31
- www.zibizhengw.cn
-
- 自闭症康复
案例故事步入耳顺之年的金伯伯,离开了职场后,开始成为时间富翁,过着随心所欲的退休生活。每日生活作息还算正常,但明明少了工作压力,心情理当轻松,不过他却发现自己睡眠时数缩短了,无法一躺下就入睡;就算睡着了,中途也常因一点声响就惊醒,无法再像年轻时,可以一觉到天明。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有睡眠障碍问题?
睡眠需求 未因年龄递减
不少上了年纪的长者,普遍都有睡不着、睡不好等睡眠困扰。新光医院睡眠中心主任林嘉谟指出,老年人的睡眠需求与所需时数,与成人相差不大,一天都需6至8小时,并不会随着年纪增大而减少。
但受到生理功能退化影响,大脑中与维持睡眠稳定度有关的「睡眠慢波」振幅变小,易使睡眠变浅、持续性变差,若再加上慢性病缠身,的确会有睡眠品质与睡眠能力不佳的感觉。
睡眠周期 经历五个阶段
台中慈济医院胸腔内科暨睡眠中心主任邱国梁表示,正常人的睡眠周期分布,由浅入深,约分5个阶段;而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平均需要1.5至2个小时。在平躺入睡后,会先进入第1、2阶段的「浅眠期」,睡意会逐渐加重;而到第3、4阶段的「深眠期」,是较深度的「熟睡期」,此时脑波出现的是高振幅、低频率的慢波,身体因极度放松,不容易被唤醒。
第五阶段是「快速动眼期」,此时身体虽仍处休息阶段,但大脑运作却很活跃;大部份的梦,都会在这时候出现,而人体也容易因梦境刺激而清醒过来。
生理老化 睡眠慢波减弱
老年人随着年纪增长,生理功能退化,进入慢波睡眠时间愈来愈短,所以睡眠品质、深度不若以往,半夜醒来频率变高,连带影响睡眠时数。
除了因生理退化,导致「睡眠慢波」功能减弱,林嘉谟指出,罹患各式慢性疾病长者,也容易因身体病痛,或是部分治疗血压、气管等用药而影响睡眠。
睡眠不足 影响疾病控制
受到病痛、睡眠能力退化等复杂因素影响,不少老年人夜晚辗转难眠,白天却昏昏欲睡。
林嘉谟提醒,合理的睡眠时数,虽然应依个别生理状况与需求而定,但老年人若每日睡眠少于5小时,导致白天精神不佳,除了行动时易恍神跌倒,长期恶性循环下,更不利血压、血糖控制,还可能提高罹患中风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精神OK 不必过度紧张
「夜夜好眠」是每个人的梦想,但老人家普遍睡眠品质比年轻时差,容易浅眠又早醒怎么办?
邱国梁表示,若没有因失眠影响白天精神或身体健康,长者其实不必太紧张,可视为一种正常老化现象;但若因失眠困扰,导致白天出现严重疲劳嗜睡,导致作息日夜颠倒,最好赴睡眠门诊详细检查,厘清病因。
(咨询/邱国梁、林嘉谟医师)
该文章《银发族之夜/大白天打瞌睡 晚上周公不来会》由网友『共灯一盏』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