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师 >

《一同走过从前》从断垣中站起

  • 心理师
  • 2023-05-31
  • www.zibizhengw.cn
  • 自闭症康复
从二次战后的断垣残壁起步,台湾人如何吃苦耕耘、重建家园?以什么样的条件,使工业扎根、经济起飞?

民国三十四年春天开始,盟军疯狂轰炸台湾,企图瘫痪这个日军补给岛。炮弹如倾盆骤雨般落在全台各城市,当时在台北的四十二岁李连春(后来出任粮食局长达二十四年),妻儿九人全被炸死;在台南才九岁的郭南宏(曾任行政院政务委员)也失去了父亲。

半年后,日本投降,台湾光复。当时总统蒋中正在开罗会议中力争台澎应归还中华民国的主张,终于实现。

台湾重回中华民国怀抱,给岛上很多人带来新希望,生活改善。各学校的老师于夜间分赴各村,集合同胞教唱国歌,以及《庆祝台湾光复歌》「台湾今日庆升平,仰首青天白日青,六百万民同快乐,壶浆箪食表欢迎。」

,日本人也留下了断垣残壁的台湾,主要几个工业基础电力、电信、炼油都被炸毁,亟待恢复;六百万人贫富差距大,很多人三餐只能吃番薯签(地瓜)稀饭。

由于日本人「工业日本,农业台湾」的政策,并未给台湾太多的工业建设。散文作家林文月在光复后从上海回到台北读小学,每天上学要经过总统府(当时的总督府)。台北还有如乡下,人民光脚或穿着木屐,摇摇摆摆过马路,大清早还有牛车从一角被炸毁的总统府前曳曳走过。那时最高的建筑物是衡阳路的国货公司──六层;布店里只有一种颜色的布──黑布,而且还会褪色。

日本殖民时代,限制台湾人民受教育的机会,民国十七年至三十四年间,平均每年只有三十五个台湾人可以念大学,而且限制只能念少数几种实用科系,有六一%学医。中学台籍学生也受限制。李登辉是台北中学校里仅有的四位台籍学生之一。

由于工商业还不发达,年轻人从学校出来无处可以就业。「能有一个地方去工作,欢喜得不得了,也不计较待遇,有工作做就好了,」现在是新光金控副董的吴家录说。他从彰化来台北,找到正在卖布的吴火狮,马上跟在旁边做起学徒,一做四十年。

在乡下,已故作家钟理和当时也观察到一幕又一幕的赤贫与悲苦。乡间死了一只猪,「人们悲叹的眼色,就是死了至亲的父母,也未必如此伤心!」而他自己,清早起床为了应不应该煎一枚鸭蛋给孩子带饭,立在灶前考虑许久才打蛋到锅里。

在宜兰的已故前法务部长陈定南,出生在贫苦的自耕农家庭,也挨过吃地瓜稀饭「吃到怕了」的苦日子。「祖父母久病缠身,举债治病,积欠了近千斤的稻谷还无法偿还。我们兄弟吃地瓜稀饭还不饱,就抢吃祖父吃剩的白饭。」

在接下来的几年内,台湾经历了抢修建设、物价腾涨、大陆失守,军民渡海、国际友人弃之不顾的风雨飘摇日子。在四十年后,却从孤臣孽子死守的小岛,发展为繁荣富庶。

台湾刚光复时,各处发电所、变电所都被炸毁,加上前一年台风与暴雨的摧残,电力系统多半已中断,发电机器埋在烂泥里,发电量仅有原来的三分之一。而三千个日本技术员工又奉命遣返日本,他们一走就等于掏空电力公司的技术灵魂。日本人在临走前丢下一句话「三个月后,台湾将一片黑暗。」

三十四年底,从重庆飞来接管台电公司的年轻机电处长孙运璿(当时三十二岁),心中非常气愤「你打败了,还看不起我们!我们一定要好好做,做给你们看。」缺技术人员,他就向台北工专、台南高工(成大前身)借调二、三百个三年级的学生,由工程师带领,分发全省各地,日夜抢修,有人甚至睡在变电所襄,五个月后全部修复。这些十八、九岁的年轻人,日后成了台电的技术中坚。

电信局的处境颇类似于电力公司,日本技术人员全部走光,只剩大陆来的三个人懂电讯工程,任务是要将日据时代已有的电信建设(包括市区两万六千具电话、与台北高雄之间的长途电缆)恢复通话。五年后──民国四十年,完全修复。

本地的工业家也加入修复行列。大同铁工所(大同公司的前身)林尚志、林挺生父子参与复建铁路的行列,替政府修复被炸损的五百七十七辆火车。

间,国民政府还都南京,正图重建山河。当时甘肃油矿局(中国石油公司前身)的金开英力排众议,坚持在有海港的高雄,而不是有河港的上海,设立全国第一座炼油厂。他认为必须自己有油,才能发展自己的能源,以求自立。「这个决定了台湾今天是亚洲唯一没有外国石油公司,能够自己炼油的局面,」参与建厂的前中油公司董事长李达海说。

二十六岁的李达海等三位工程人员由甘肃飞来台湾,结合本地的技术人员与工人,到高雄半屏山的山洞里抬出几部中了几百枚炸弹的破机器,在苓雅寮(现在的高雄苓雅区)修理。由于缺乏物资与工业基础,他们东拆机器零件,西凑机器另一个零件,并突破美国各大石油公司封锁垄断市场的企图,向英国购买原油,在三十六年炼出了第一桶油。学化工的李达海有好一阵子被人误以为是学机械的,肇因在此。

与大陆的物价波动一样,战后的台湾物价也飞涨,上涨到战前的一百一十五倍,当时银行资本也很缺乏,放款利率曾高达年息一八○%,黑市借贷盛行,年息四九三.二%。而间,国民党与共产党和战未定,谣言蠭出台湾被国际托管?台湾独立?共产党就要来了?台湾军民处在一片惊慌中。

千疮百孔的大陆,共产党已占领东北,通货膨胀、连年战乱,人民对战争已极度厌倦。三十八年共军南渡长江,金融崩溃,「物价一天涨好几次,食物早上一个价钱,晚上一个价钱,金圆券彻底失败,」当时正在中央银行服务的金融学家杨承厚说。

当时的台湾省粮食局长李连春到广东开会,看到「珠江的水那么多那么好,但米不够吃,米价天天涨,一天涨三次,」李连春觉得大局危险,回台湾后加紧推动稻米生产,以防万一。

三十七年六月,北平永光电线创办人孙法民,来台湾视察扩建台湾厂,不料大陆已告急,北平厂落入共军手中。「我家不能回,工厂不能管理,只有在这里苦干。」孙法民带着他从平津带来的徒弟们,招请本地技工与工人,创立了太平洋电线电缆公司。

上海大陆机器厂的严庆龄在共产党军队兵临南京的前夕,终于答应妻子吴舜文来台,随身只带了他自己设计制造纺锭的蓝图来到台湾,在苗栗创建台元纺织厂。这个纺织厂后来在政府运用美援协助工业发展政策支持下,业务蒸蒸日上,支持了一心只想以「发动机报国」的严庆龄,在四○年代开办裕隆汽车。

在台湾的工商人士也忙于打拚。民国三十八年,大同公司林尚志、林挺生父子决定生产与大众生活相关的产品,制造我国第一台电扇,价格黄金一两,并且打出「民族工业」的旗号,呼吁顾客爱用国货。随着扇叶转动,我国开始拥有家电产业,大同那时的电扇广告,是张黑白照片,一名美女与电扇排排坐,对照当时一般只用「画」的人像,算是很前进的广告……更多精采内容请见《一同走过从前》


  该文章《《一同走过从前》从断垣中站起》由网友『执念成狂-』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