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重学生易遭霸凌 垃圾食物促销将管制
-
- 心理师
- 2023-05-31
- www.zibizhengw.cn
-
- 自闭症康复
肥胖不只影响健康,还隐藏学校霸凌危机。台湾大学公卫学院健康行为与社区科学研究所教授陈端容,利用台湾教育长期追踪数据库,调查男女高中生发现,多数体重过重的学生曾有遭同侪霸凌经验,可能影响学业表现低落,建议政府应更积极推动健康促进计划。
陈端容表示,相较廿年前,国内青少年过重及肥胖成长率成长约三倍。美国疾病管制局曾有报告指出,青少年过重若缺乏营养及运动,且又人际关系差、自尊心低落,易致课业成绩表现较差。美国对肥胖者的歧视严重,二○○八年甚至已高过种族歧视。
为了探讨台湾高中生的体重和霸凌之间关系,陈端容针对一万七千二百多位高二升高三学生,利用二○○五年到二○○七年的数据数据,将男女以不同标准分成「过重」及「非过重」二组,分析发现过重学生比率占二成三,且几乎都有被霸凌经验。虽然过重跟学习意愿无关,但学生遭霸凌后,容易影响学习成就,尤其对女生影响较大。陈端容认为,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处理肥胖议题。
造成孩子发胖、偏食的原因很多,国民健康署署长邱淑媞认为,街上随处可见的饮料店、夜市和速食餐厅,以及各式各样「华丽」的食品广告,尤其速食店的削价竞争手法,易让孩子吃下更多高热量的垃圾食物发胖。
为了减少肥胖,卫福部公告「不适合儿童长期食用的食品广告及促销管理办法」,规定自明年元旦起,凡是会引发儿童罹患慢性疾病的垃圾食物,包括汉堡、炸鸡、可乐等,不得以赠送、加购玩具等方式促销;而且傍晚五时至晚上九时,不得于儿童频道播送广告,违者最高可罚四百万元。
邱淑媞说,国健署十年来持续规画「国民营养及健康饮食促进法草案」,希望推动食品健康集成规范,也就是俗称的垃圾食物标准,草案要求包括机关、团体、企业、学校做足饮食教育,并规定食物供应种类及标示原则,鼓励国人少喝含糖饮料、多吃蔬果。目前草案已草拟完成,预计最快下个会期送至立法院。
体重歧视 社会氛围伤人
社会氛围对于胖子歧视,可能造成当事人承受极大的身心压力。马偕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臧汝芬指出,研究显示,约七成胖子有心理卫生相关问题,例如被人嘲弄、指点;有三分之一的人曾在学校遭到霸凌,肥胖可说是国际「认可」的疾病危险因子。
三军总医院精神医学部主任叶启斌表示,青少年重视外貌,很在意同侪对自己的评价,门诊常见过胖学生遭同侪排挤,导致信心不足。有孩子为逃避现实,成天躲在网络虚拟世界,天天坐在电脑前吃东西、久坐不运动,恶性循环恐致身型愈来愈胖。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青少年遭到排挤,却不敢说出口,甚至有人出现忧郁症状、抗拒上学,造成学业成绩一落千丈。叶启斌建议,医师、学校和家长须联手合作,设法让孩子重返校园、恢复自信。
其实社会氛围对于胖子的歧视,带给胖哥、胖妹们身心受创的压力不容小觑。叶启斌表示,除了学校应该教育孩子包容他人,家长也必须陪伴体重过重的孩子到身心科门诊治疗,并应会同家医科医师协助减重,才能达到身心健康。
臧汝芬认为,现在饮食西化、网络发达,加上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较少、核心家庭关系疏离,未来因肥胖引发的心理卫生问题,恐怕只会愈来愈多。
肥胖研究学会理事长萧敦仁建议,无论青少年或成人都应把握「少吃多动有恒心」的七字箴言,才能保持健康。至于老年人则不需要特别减肥,因根据统计「身体质量指数(BMI)」值维持在廿四到廿六的长者老人,死亡率最低。
该文章《过重学生易遭霸凌 垃圾食物促销将管制》由网友『__演(自己。』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