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师 >

脉诊的分类、方法与注意

  • 心理师
  • 2025-05-02
  • www.zibizhengw.cn
  • 自闭症康复

在古老的医学体系中,人体的头、手、足这三个部位,每个部分都有天、人、地三候之分,合起来就是所谓的“三部九候”。由于实际应用起来较为不便,这种诊法在后世的医学实践中并不常用。

谈及诊法,不得不提的是“三部诊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颈部的人迎脉、双上肢的寸口以及双足背的趺阳三脉来进行诊断,它们分别可以反映胃气和十二经气的状况。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医生会选择加上太溪穴来候肾气。

而目前最为普遍的诊法是“寸口诊法”。脏腑与寸关尺的对应关系在历代有着不同的说法,但在现代临床中,通常认为左寸脉候心,右寸脉候肺;左关脉候肝胆,右关脉候脾胃;左尺脉候肾与小腹,右尺脉候肾与大腹。

说到脉诊,我们需要注意一些基本的操作方法。诊脉的环境要安静,病人需要正坐或仰卧,确保手臂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医生在布指时,先用中指确定关脉部位,然后分别用食指和无名指在寸脉和尺脉部位进行诊断。诊脉的力度需要有所变化,举为轻取,按为重取,不轻不重则为寻。

诊脉时,医生的呼吸也要自然均匀。以医生正常的呼吸来计算病人的脉搏次数,并且诊脉的时间必须达到五十动以上,不能草率行事。值得注意的是,脉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季节气候、地理环境、饮食情况以及个人的性别、年龄和体格等,这些变化属于生理范围,不应被误诊为病态。

在脉诊中,我们通常期望脉与症状是相对应的,即所谓的“脉症相应”。也存在脉症不相应甚至相反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医生需要仔细辨别脉症的真假,以做出正确的诊断。

除了上述的脉诊方法,[编辑推荐]中医还有一种独特的识病方法——辨汗。中医通过观察病人的出汗情况,可以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和疾病状况。这也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

上一篇:烤橘子能吃吗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