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中的“矩”字释义
在浩繁的康熙字典中,有一个字引人注目,那就是“矩”。位于午集中矢字部,康熙笔画为十,页码页824第11。这个字在中文里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首先从字的读音开始。“矩”字在广韵中的发音是“俱雨切”,在集韵、韵会中的发音则是“果羽切”,其音为踽。这个字有着多重含义。在尔雅释诂中,“矩”被描述为正方之则,度方有常。玉篇则解释,圆曰规,方曰矩。这些解释揭示了矩字与几何形状的紧密联系。
在经典古籍中,“矩”字也有其独特的地位。《礼·经解》中提到,“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圆”,表达了规矩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样在管子轻重己篇中,“心生规,规生矩,矩生方”,揭示了人与规矩的互生关系。而前汉律历志则提到,“矩者,所以矩方器械,令不失其形也”,再次强调了矩字在度量衡方面的作用。
不仅如此,“矩”还有其他含义。《论语》中的“不踰矩”,揭示了矩作为法度的意义。前汉敘传中的“疆土踰矩”,则将矩解释为法制。“矩”还有儀的含义,表示廉隅。在周礼冬官考工记輸人中,矩被用来形容刻识之道。这些含义都展示了“矩”字的丰富内涵。
再深入,“矩”的字形也有其独特的含义。说文解字中提到,“巨”是“矩”的本字,从工,象手持之形。而六书正譌则进一步解释,“巨从工,中象方形,亦会意”。这些解释揭示了矩字的构造和意象。
“矩”字在康熙字典中是一个充满深意的字。它既有几何形状的含义,又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作为方正之则,还是法度、廉隅的象征,“矩”都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矩”的字形构造也揭示了古人的智慧和想象力。“矩”字的多重含义和深邃内涵,都使得它在康熙字典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