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在生育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睾丸大小直接关系到生育问题。其中,小睾丸症这一状况是如何导致男性不育的呢?让我们一起来。
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小睾丸症。据统计,男性的右侧睾丸通常略大于左侧,其大小也存在个体差异。正常的成年人睾丸,体积较大者可能达到25毫升,较小者则可能只有几毫升。通常,我们将成年人睾丸体积小于10毫升的情况称为小睾丸症。
那么小睾丸症为何会导致不育呢?如果睾丸过小,其生精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精子数量减少或无精子。这多数会丧失生育功能。在检查时,会发现血浆睾酮水平很低,男性的第二性征发育不良,如胡须、阴毛、腋毛生长稀疏,声音尖细。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出现女性化的表现。引起小睾丸症的疾病主要有克氏综合征、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等。
对于两侧睾丸大小不等的情况,如果都在正常范围内,一般不会影响生育。如果一侧睾丸体积过小,而另一侧正常,虽然其生育能力可能较正常人低下,但仍然具有一定的生育能力。值得注意的是,睾丸受损一般只会破坏里面的生精细胞,而生产男性激素睾酮的间质细胞并未遭到破坏,因此仍可以产生睾酮,维持男性的第二性征和性功能。睾丸变小主要会影响生育能力,但并不影响性功能。
克氏综合症的患者,虽然其睾丸可以分泌一定量的男性激素,因此仍可能有性欲和性功能,也可以有正常的射精。但由于睾丸生精障碍、曲细精管萎缩,其精液中往往无精子或精子极少,导致97%的患者呈现不育症状。
男性在生育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睾丸大小是评估男性生育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小睾丸症患者来说,虽然面临生育问题,但仍然需要关注自身的身体状况,尤其是性功能方面的情况。也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建议,尽可能地改善生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