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对过敏极度敏感,仿佛身体内的防线对于任何微小的入侵都反应激烈。就连普通的灰尘都会让她感到不适,而多种药物更是轻易就能引发她的过敏反应。曾经一次,仅仅服用了一粒止痛药,她就突然呼吸困难,脸色潮红,那一刻,我们几乎失去了她。
八年前,妻子的子宫肌腺瘤已经发展到了必须摘除的地步。考虑到她已没有生育需求,医师建议连同子宫一起摘除,以彻底消除隐患。那时,妻子的血红蛋白值已降至8(正常值应在12至16之间)。在手术前,医师建议需要输血两袋,然而她却选择将自己的血先抽出并保存,希望能在手术时再次使用。医师笑着说:“你的血还不够自己用的,怎么能再输回去呢?”
面对切除子宫的手术,我深感担忧的并非医师的技术,而是妻子那无法预测的过敏反应。多年来,过敏症状总是无情地侵袭她,让我们措手不及。我担心在手术过程中,过敏反应再次发作,增加手术的风险。为了降低手术的风险,我深知术前沟通的重要性。于是多次与医师、主治医师深入沟通,详细交代了妻子的过敏体质和用药禁忌,请求他们在手术中多加关照。
手术当天,妻子被推入手术室的那刻,我们的目光交汇,充满了不舍与担忧。那一刻,我内心充满了惶恐与期待。等待的过程漫长而煎熬,每一个小时都像一年。三个多小时的等待让我倍感焦虑,然而感谢医师的精湛技术,感谢上苍的庇佑,手术顺利完成,妻子平安出院。
出院后,妻子深感体内流淌着来自善良人们的血液,决定回馈社会。她决定成为一名快乐的捐血者,这也算是这次手术给她带来的另一个“收获”。每当她伸出胳膊,贡献自己的血液时,我们都会想起那段令人忐忑的日子。现在回想起来,那是我们人生中的一次巨大考验,也是一次珍贵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