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发展活力持续增强,转型升级与创新挑战并存
一、发展活力持续恢复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近期数据显示,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指数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2024年四季度,中小企业发展指数(SMEDI)达到89.0,市场氛围日趋活跃,企业的综合经营指数与市场指数均有明显改善。到了2025年一季度,这一趋势更加明显,中小企业的信心进一步增强,宏观经济感受指数和投入指数均止跌回升,政策在推动企业发展方面的协同效应尤为显著。
不仅如此,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步伐加快,向着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普遍转型。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稳步提高,达到55.1%,而专精特新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比也保持稳定。全国范围内,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数量也在持续增长。
二、面临人才竞争劣势与行业分化挑战
尽管整体发展态势向好,但中小企业仍面临一些挑战。人才竞争劣势突出是其中之一。薪资水平普遍低于市场均值,技术和管理岗位长期缺人,导致企业人才流失率居高不下。部分行业如制造业、建筑业面临同质化竞争加剧、成本上升的问题,虽然营收增长,但利润却出现下滑。部分企业因融资与运营效率问题而面临未来投资的观望态度,市场的不确定性影响了其扩张动力。
三、区域发展不均衡与新兴领域机遇
在区域发展方面,中小企业存在不均衡现象。50个参评城市的中小企业数量虽占全国56%,但创新资源分布不均,一些大城市在专利授权量、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新兴领域如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展现出亮眼的表现,中小企业通过细分赛道布局和跨界融合切入新兴市场,获得了快速发展。
四、未来趋势与建议
未来,中小企业将面临创新与资本助力的关键时期。企业需要聚焦核心技术研发,借助区域创新集群和资本杠杆实现质的飞跃。政策的精准性与服务的深化也至关重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融资服务效能,并通过数字化工具降低运营成本,推动中小企业更好地融入产业链协同生态。
当前中小企业发展呈现“量质齐升”与“结构性挑战并存”的特征。在政策支持与市场机制的协同优化下,中小企业只有不断创新、积极转型,才能应对未来的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