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女性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50岁以上的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逐渐上升,达到了约20%。这是因为女性在闭经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逐渐下降,骨骼逐渐失去养分和保护,从而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症状。这种病症常常表现为背部疼痛,这通常是由于骨质疏松症引起的脊椎压缩骨折所导致的。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这种病症呢?
对于50-60岁的女性来说,预防骨质疏松症的第一步就是要在绝经前3-5年开始坚持长期预防性补钙。每天摄入的钙量应在1200-1500mg之间。牛奶是最佳的钙来源,海带、深绿色蔬菜、豆类、虾皮、芝麻和杏仁等也含有丰富的钙。除了补钙,我们还需要注意骨基质的建设。骨基质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氨基酸和矿物质。长期素食者可能因蛋白质摄入不足而导致骨质疏松。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对于骨骼健康非常重要。
而当女性进入60岁以后,骨质疏松症的严重性主要体现在骨折的风险上。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于老年人来说,脊椎骨、腕骨和髋骨是最容易发生骨折的部位。骨折后,如果卧床休养一个月,骨量就会流失10%,这会导致肌肉萎缩,运动能力下降,对本来就骨量不多的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预防跌倒,维持骨量,加强骨强度是预防骨折的关键。
那么,如何治疗骨质疏松症呢?一种基础治疗方法是补充钙和维生素D。药物治疗也是重要的手段。有效的药物可以帮助增加骨密度,改善骨强度,降低骨折的风险。这些药物分为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的两类。二膦酸盐是抑制骨吸收的药物之一。这些药物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般至少使用一年。使用这些药物后,可以减缓骨质疏松的症状,对预防骨折有很好的效果。适当的运动、均衡的饮食和充足的阳光也有助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