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的一项科学研究让人们惊讶地发现,经常午睡的人似乎更容易患上高血压和卒中,风险分别增加了12%和24%。这一结果颠覆了人们的常识,因为午睡在许多文化中都被视为一种健康的习惯,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恢复精力。“春困秋乏夏打盹”,睡眠的重要性对于每个人都不言而喻,但何为健康的睡眠方式却困扰着许多人。
关于午睡,一直存在争议。有的人认为不睡午觉下午会精神不振,而有的人则表示午睡后反而更困。对此,专家指出,午睡可能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清华长庚医院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尹国平表示,午睡会卸下一部分睡眠驱动力,导致晚上更难入睡,因此不推荐午睡。但如果白天特别长,睡眠驱动力非常大,可以适当午睡。
午睡的时长和姿势也十分重要。过长午睡会使人进入深睡眠状态,此时醒来会感觉非常乏力。而从中医角度看,午时是养心的好时机,适当午睡可以补养自身阳气。长期失眠、睡眠不佳以及午睡后加重夜间失眠的人不宜午睡。午睡的姿势也需要注意,应尽量躺着午休,避免眼球受压、手臂麻木等问题。
对于晚上睡眠质量不佳的人,试图通过白天补觉来弥补是行不通的。专家指出,夜间睡眠和日间睡眠对身体代谢及恢复的影响有所不同,无法相互替代。过度睡眠同样不利于健康。想要获得高质量睡眠,需要建立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包括固定时间点睡眠和起床、营造良好的睡前环境、避免睡前刺激等。
如今,无论是青少年、中年人还是老年人,“睡个好觉”已成为共同呼声。长期的睡眠不足会对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南京市第一医院心理门诊副主任医师牟晓冬提醒,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各种健康问题,包括皮肤老化、代谢紊乱、情绪不稳定等。《2022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显示,许多年轻人存在熬夜和睡眠不足的问题。
尹国平介绍,研究证明睡眠过程是大脑清理垃圾的过程。我们应该重视睡眠的重要性,遵循健康的睡眠规律,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对于如何改善睡眠质量,除了建立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外,还需要从饮食、运动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调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和清晰的思维。当人们进入梦乡时,脑脊液默默地为大脑进行着清洁。它如一位慈祥的守护者,不断冲刷着大脑的每个角落,将杂质和代谢产物轻轻带走,以此呵护大脑的健康,并有效延缓大脑的衰老。睡眠不足将严重干扰这一过程,让神经退行性病变的风险上升。人体缺乏睡眠的滋养,就如同田地缺乏雨露的滋润,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健康。
不同年龄段的睡眠不足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青少年正处于生命中充满活力和潜力的阶段,充足的睡眠对于他们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在夜间,人体释放生长激素,助力他们茁壮成长。大脑也在此时进行记忆整合和脑部发育。长期睡眠不足将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可能导致烦躁不安、抑郁孤独等心理问题。而对于成年人来说,生活的压力常常让他们加班熬夜,短期的睡眠不规律可能不会有显著影响,但长期的不良睡眠习惯则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如失眠、内分泌失调等。更严重的是,长期熬夜和过度劳累可能导致猝死事件的发生。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睡眠与人的阳气息息相关。晚上11点之后不睡,就可能影响阳气的养护。人的健康离不开阳气的维护,因此长期晚睡可能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为了维护自身健康,我们应该重视睡眠的重要性,尽可能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高质量睡眠并不是仅仅依赖于睡眠的时间长短,而是要看睡眠过程中是否出现异常情况,以及醒来后的精神状态。只要保证睡眠过程中没有打呼噜、肢体乱动等情况,醒来后感觉神清气爽、精力充沛,就能够认为是相对高质量的睡眠。我们应该努力扫清睡眠障碍,保证充足的、高质量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