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师 >

波特率和比特率的单位(如何测量波特率)

  • 心理师
  • 2025-05-27
  • www.zibizhengw.cn
  • 自闭症康复

波特率与比特率:深入及实际测量

新营销网红网为您带来关于波特率与比特率的全面,助您深入理解这两个概念,并学会如何实际测量波特率。

一、波特率与比特率的基本概念

比特率(Bitrate)表示每秒传输的二进制数字的个数,单位是比特每秒(bit/s)。而波特率(Baudrate)是每秒传输的符号数,是衡量数据传输速率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在通信中,符号是通信信号调制的概念。通常情况下,一个符号可以代表二进制数的0和1两种状态。在普通的通信传输中,波特率和比特率是一致的。

二、串行通信中的波特率

串行通信中,数据帧由起始位、主数据、校验位和停止位组成。为了实际验证数据帧的格式,我们可以通过编写代码,利用串口发送特定数据来进行测试。

通过逻辑分析仪捕捉串口传输信号,我们可以观察到数据的确按照帧格式发送。在串行通信中,发送的数据是符号,而符号通常代表二进制数的0和1。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发送一位数据的时间,来推算出波特率。

三、波特率的实际测量

假设我们设置的串行端口波特率为115200bps。通过逻辑分析仪,我们观察到发送一位数据大约需要8.667微秒。那么,一秒钟内可以发送的数据位数就是波特率的数值。计算出的波特率与设置的波特率非常接近,说明我们的测量是正确的。

四、串口波特率不匹配的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遇到代码中配置的波特率与串行助手上设置的波特率不匹配的情况。这时,我们发送的数据可能会出现乱码或移位。这种情况多数是由于代码中的波特率计算相关值与实际情况不符所导致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检查底层文件,确保代码中的波特率计算相关值(如时钟)与实际情况一致。

详细介绍了波特率和比特率的概念,以及如何实际测量波特率。我们还讨论了串口波特率不匹配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波特率和比特率,并学会在实际应用中正确配置和测量波特率。在使用STM32这类微控制器时,我们经常遇到外部晶振的选择问题。以STM32F103系列为例,其外部晶振的输入范围在4至16兆赫兹之间。通常,我们依赖的经验值是8兆赫兹,这个值在许多演示项目的底层代码中也被默认为设定。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实际使用的晶振频率并非8兆赫兹,那么就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串口波特率的设置不正确。

每当遇到这样的问题时,我们需要回溯到源代码中去寻找问题的根源。串口的波特率是在USART_Init函数中设置的。为了计算正确的波特率,需要一个名为apbclock的变量,这个变量是通过RCC_GetClocksFreq函数获取的。在调试过程中打开这个函数就显得尤为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HSE_VALUE的取值必须与实际使用的晶振频率相符。否则,任何基于错误HSE_VALUE的代码调整都可能导致问题无法解决。在遇到这类问题时,应该寻找有经验的同事进行交流讨论。因为每一个问题的出现,都是基于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有时候,早点遇到坑也许是一件好事,虽然底层的问题较少遇到,但一旦遇到就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去查找和解决问题。

稳定的芯片能带来极大的便利和幸福感,而不稳定、不成熟的芯片则可能带来无尽的困扰。在遇到问题时,我们不仅要考虑软件的问题,还要考虑硬件和芯片本身的缺陷。这些问题可能让人产生怀疑和自我质疑,但正是这些挑战使我们不断成长和进步。

关于波特率和比特率的单位以及如何进行波特率的测量等问题,我们将在章中进行深入。请大家持续关注本篇文章,只是作为一个初步的介绍和展示。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