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药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辅助生殖技术的普及,中国正经历一个多胞胎生育的高峰期。这一现象固然迎合了中国人传统的“多子多福”观念,然而背后隐藏的母子健康风险以及人口质量的隐性下降问题,却不容忽视。
南京医科大学妇产科的权威专家刘嘉茵教授对江苏省五家医院的分娩案例进行分析后指出,双胎分娩的比例已经达到了惊人的高度。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趋势在全国范围内都在蔓延。广州的一些医院也报道了双胞胎出生率的显著增加。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的黄荷凤教授警告说,双胞胎和多胞胎的生育对母亲和孩子来说都具有更高的风险。这些母亲在孕期面临妊娠期综合征的几率是单胎母亲的约五倍,同时产后大出血、胎膜早破等高危妊娠情况也更为常见。这些风险随着胎儿数量的增加而急剧上升。
更令人揪心的是,多胞胎孩子的健康状况明显逊于单胎孩子。研究表明,双胎的脑瘫率比正常婴儿高出五倍,低体重和早产几率更是增加了十倍。若是三胞胎,患病率更是高达惊人的百分之十六到百分之二十。存活下来的多胞胎新生儿不仅健康水平低下,还可能患有高血压等胎源性疾病,甚至可能出现遗传信息的改变。
促排卵药物的发明和辅助生殖技术的普及正在帮助更多人群实现生育梦想,这本身是一件好事。但令人担忧的是,许多有生育能力的育龄妇女也在使用促排卵药物来生育多胞胎。这种一次性生育多个孩子的做法在许多年轻夫妇中,尤其是在农村夫妇中非常受欢迎,甚至有些夫妇将其作为规避计划生育政策的一种手段。
所谓的“多仔丸”,学名克罗米芬,是一种帮助不孕妇女排卵的药物。作为处方药,它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严格按专业流程使用。调查发现某些医院在开具此类药物时过于随意,甚至在网上可以轻松购买到“多仔丸”。这种滥用药物的现象不仅增加了多胞胎生育的风险,也威胁着母婴的健康。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加强监管,确保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