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委员是班委会的重要成员,主要负责班级心理健康工作,既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与同学之间的沟通桥梁,也是校园心理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他们的工作具有长期性和柔和性,主要包括组织心理测评、知识竞赛、心理班会、团体辅导等活动,同时需要密切关注同学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上报。
对于自闭少年这类需要特殊关注的群体,心理委员需要:
1. 主动观察与沟通:通过日常互动留意其情绪变化、社交回避等行为特征,运用共情四步法(倾听、确认、接纳、引导)建立信任关系;
2. 资源联动:及时向班主任或心理老师报告情况,协助联系专业心理辅导资源;
3. 活动包容性设计:在组织心理班会或破冰活动时,采用渐进式参与方式,避免过度刺激,例如通过小组合作或非语言互动(如手语操)降低社交压力。
需要注意的是,心理委员并非专业心理咨询师,其核心职责在于早期发现和初步支持,复杂情况需转介专业人员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