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际新校长(辽宁本溪)
最初在普通小学尝试接纳自闭症儿童随班就读,发现普通课堂难以满足特殊需求,最终将学校转型为专门接收自闭症儿童的特殊教育学校。
他强调自闭症儿童需要一对一教学,普通学校的融合教育可能效果有限,家长需正视孩子的特殊性。
2. 李建东校长(河北石家庄)
创办融合幼儿园与自闭症康复机构,主张通过正常儿童与特教儿童的互动培养爱心,同时促进自闭症儿童的社会融合。
其办学初衷源于外孙女的自闭症倾向,认为社会对自闭症认知不足,需更多专业支持。
3. 李国俊校长(山东德州)
指出农村自闭症儿童受教育机会匮乏,呼吁加强特殊教育和融合教育资源的普及。
4. 其他实践案例
李锋校长通过情感引导和生活关怀,帮助自闭症女孩逐步敞开心扉。
部分康复机构与检察机关合作,为自闭症儿童提供法治宣传和物资支持。
这些校长的共同观点是:自闭症儿童需要个性化教育方案,社会应减少偏见并增加资源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