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手工课程需要特别关注认知训练与精细动作发展的结合,通过结构化、可视化的活动设计帮助孩子建立技能。以下是专为自闭症儿童设计的"小手套"手工教案,整合了多项教学目标和适应性策略。
教学目标
1. 认知训练目标:
通过手套制作认识手部结构和保暖功能,建立生活常识
通过装饰图案配对游戏,提升视觉辨识和分类能力
理解"冷/暖"概念与手套功能的关联
2. 精细动作目标:
锻炼手眼协调能力,通过剪纸、粘贴等动作提升小肌肉控制
发展双手协调能力,完成穿绳、折叠等双边协调任务
提高工具使用技能(剪刀、胶棒等)的操作精确度
3. 社交情感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简单的互动和轮流意识
体验完成作品的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通过赠送手套作品培养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
材料准备
基础材料:白色卡纸(预裁手套形状)、彩色碎纸片、棉花球、安全剪刀、胶棒
装饰材料:不同颜色的超轻黏土、纽扣、毛线等触感丰富的物品
视觉提示:手套制作步骤图(分步图片)、装饰图案样本卡
辅助工具:魔术贴固定板(用于固定工作材料)、防滑垫
环境准备
安排4-6人小组,确保每位儿童有足够操作空间
工作台面使用明确边界标记(如彩色胶带划分个人区域)
准备安静角落作为情绪调节区
教学流程(60分钟)
1. 导入环节(10分钟)
多感官体验:
触摸不同材质的手套实物(毛线、皮质等),描述触感差异
观看冬季人们戴手套的图片,讨论手套的保暖功能
进行简单的手指操:"大拇指是爸爸,爸爸开汽车..."(配合手套道具)
视觉提示:
展示完成品范例,明确最终目标
使用社交故事简短说明活动流程:"首先我们会...然后..."
2. 主体活动(35分钟)
A. 手套轮廓制作(15分钟)
选项1(能力较好组):
将手放在纸上描画轮廓,沿线剪下,制成对称的手套形状
选项2(需辅助组):
提供预剪的手套卡纸,重点练习装饰环节
适应性调整:
使用加粗手柄剪刀或弹簧剪刀
在剪裁线上用荧光笔标记重点转折点
B. 装饰创作(20分钟)
结构化选择:
提供有限选择(如3种颜色纸片、2种图案模板),减少决策压力
技能分级任务:
初级:将预撕纸片粘贴到指定区域
中级:按颜色分类后粘贴
高级:自由创作图案并讲述故事
多感官融入:
加入不同材质的装饰物(粗糙的砂纸片、柔软的棉花)强化触觉体验
3. 总结环节(15分钟)
作品展示与社交互动:
使用固定句式分享:"我做的是...颜色...喜欢..."
简单角色扮演:"假装很冷-戴手套-说'暖和了'"
将作品赠送给指定人员(家长/老师),练习社交礼仪
清洁整理训练:
分步骤指导材料归位,培养任务完成习惯
使用图片序列提示清洁流程
差异化教学策略
1. 针对触觉敏感儿童:
提供长柄工具避免直接接触黏性材料
允许使用镊子等中介工具进行粘贴
2. 针对注意力分散儿童:
将任务分解为5分钟小单元,用计时器可视化时间
设置"完成一步取一个代币"的强化系统
3. 针对语言障碍儿童:
使用图片交换系统(PECS)表达材料选择
准备简单语音输出设备播放关键指令
4. 针对动作协调困难儿童:
采用较厚的卡纸便于抓握
使用模板限制装饰范围,降低操作难度
评估与延伸
过程性评估
记录儿童对指令的理解程度(完全独立/需手势提示/需身体辅助)
观察装饰图案的复杂度和对称性,评估空间感知发展
检查工具握持姿势的改进情况
延伸活动建议
1. 生活技能衔接:
练习实际戴脱手套,结合穿衣训练
2. 认知扩展:
制作不同职业的手套(医生、厨师等),讨论用途差异
3. 感觉统合活动:
在手套内填充不同材料制作"感知触觉袋
4. 社交故事创作:
以手套为主题编写简单社交脚本,如"分享手套
本教案通过结构化任务分析、多感官输入和差异化支持,在手工活动中综合提升自闭症儿童的认知、动作和社交能力。教师应根据个体反应灵活调整活动难度和辅助程度,重点在于让每位儿童获得成功体验而非完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