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师 >

精神分析自闭 精神障碍 自闭症

  • 心理师
  • 2025-08-17
  • www.zibizhengw.cn
  • 自闭症康复

一、精神分析理论中的"自闭"概念

1. 绝对自闭(病理型)

拉康派精神分析认为,这类自闭源于精神装置的缺陷,表现为"自我"概念的缺失。由于婴儿期未能通过与抚养者的目光互动建立镜像关系,导致无法区分自我与他者,形成封闭的内心世界。这种状态下,语言和感官信息无法整合到统一的自我意识中。

2. 社会性自闭(防御型)

即日常所说的"社恐",与病理型自闭相反,其核心是"自我过度关注"。尤其在青春期,个体因身体形象变化而过度关注自我投射,导致社交场合出现回避行为。这种状态属于主体与他者关系失衡的交流障碍。

二、临床医学定义的自闭症谱系障碍

1. 核心特征

包括社交互动缺陷(如回避目光接触、难以理解他人情绪)、语言交流障碍(如刻板重复语言),以及狭窄兴趣与重复行为模式(如固定路线行走、异常物品依恋)。约70%患者伴随智力发育异常,少数存在"孤岛才能"。

2. 诊断标准

根据DSM-5,需满足社交沟通障碍(如情感互惠困难、非典型对话方式)和重复刻板行为两大核心症状,且症状需在儿童早期出现并在多场景中持续表现。

3. 干预要点

  • 早期行为训练对改善社交和语言能力至关重要
  • 需同步提供家长心理支持,缓解家庭压力
  • 中轻度患者通过系统康复可显著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 当前研究强调自闭症是神经发育性障碍,与遗传因素高度相关,而非单纯心理问题。若发现相关症状,建议尽早就诊专业机构进行评估。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