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念混淆:部分老年人可能将自闭症(孤独症谱系障碍)与老年孤独症混为一谈。老年孤独症更多指因社会隔离、子女远离等环境因素导致的孤独状态,而非神经发育障碍。
2. 表现差异:老年孤独症主要表现为社交退缩、情绪低落等心理问题,而自闭症的核心特征是先天性的社交沟通障碍和刻板行为。
1. 性格内向的误判:老年人可能将自闭症儿童的社交障碍简单理解为"性格孤僻",实际上自闭症是生理性发育障碍,与后天性格形成无关。
2. 行为异常的片面认知:如重复动作、语言迟缓等表现,可能被误认为"不听话"或"智力低下",而忽视其神经发育异常的本质。
1. 传统观念局限:部分老年人可能缺乏对自闭症科学知识的了解,更倾向于用"贵人语迟"等传统观念解释症状,延误早期干预时机。
2. 对干预效果的怀疑:相较于年轻人,老年人可能对康复训练的效果持更保守态度,这与自闭症需终身干预的科学认知存在差距。
1. 病耻感更强:老年人可能因担心"家族声誉"而回避诊断,这种现象在部分保守地区尤为明显。
2. 对成年患者的偏见:大龄自闭症患者的行为问题可能被老年人视为"家教不严",而非疾病表现。
需要说明的是,随着科普宣传的加强,越来越多老年人开始正确认识自闭症。部分积极参与照护的祖父母辈也能成为康复训练的重要支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