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日的到来,尤其是在阳春三月和清明前后,老年人外出活动成为了享受生活的美好方式。专家提醒,老年人在参与这些活动时,需要注意适量,避免因过度运动引发身体疾病。
在踏青时,许多老年人偏好选择没有后跟的鞋子,认为这样走路更加轻便安全。市三中心医院骨科主任医师肖联平指出,这种做法对老年人并不适宜。由于年龄增长,老年人的脚肌肉与韧带发生退行性改变,足弓弹性丧失,负重能力下降。对于肥胖的老年人来说,更容易形成平足。长时间穿着没有后跟的鞋子,会容易导致头痛和各种脚的损伤及劳损。老年人应选择穿稍有后跟的鞋子,这样有助于他们的站立和行走。
清明前后放风筝是一项受欢迎的活动。专家提醒老年人在放风筝时,要注意安全,防止意外发生。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放风筝,容易造成颈肩部肌肉紧张、疲劳,甚至加重病情。老年人在放风筝时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调节时间,并在运动前充分活动颈部。特别是患有椎动脉供血不足的老年人,要避免突然转头,以防发生脑血管意外。
俗话说:“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这充分说明了养生的重要性。养生并非只是老年人的专属,而是每个人都需要关注的话题。老年人在进行养生和外出活动时,一定要量力而行,不可过度逞强。活动的强度应以心率不超过105次/分钟,呼吸不超过24次/分钟为宜。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肾炎等疾病的老年人更应特别注意身体变化,以免发生意外。
编辑还推荐了一些老人健康养生的常识误区、每天步行1小时的有益性以及春季如何让皮肤逃过桃花劫的相关知识。这些都是帮助老年人在春季更好地保养身体和养生的建议。希望每位老年人都能关注自己的健康,合理安排活动,享受美好的春日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