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九江发生了一起暖心事件。一名92岁的老人在街头突然晕倒,幸运的是,一名驾车女子发现了这一情况,她立刻停车并与后面的司机一同将老人扶起。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老人家属事后却指责这名女子肇事逃逸。面对指责,老人坚定地表示是自己摔倒的,家属的疑虑才逐渐消解。
这一事件引发了人们对于“扶老人”问题的思考。很多人因为担心被误解而不敢轻易帮助跌倒的老人,网络上甚至流传着关于“家里有矿才可以扶老人”的调侃。这次事件却展现出了一种积极的转变,即由老人自己证明扶人者的清白。
事实上,在涉及扶老人的民事案件中,扶人者无需自证清白。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这意味着在法庭上,如果老人认为是扶自己的人造成了其摔倒,那么他们必须证明这一主张。而不是被起诉的扶人者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一起备受媒体关注的案件——“南京彭宇案”却误导了公众对于这个问题的认知。在那起案件中,判定关键的是“二人是否相撞”,但由于警方不慎遗失了双方的询问笔录,导致案件的关键证据缺失。加上一些媒体的煽风点火,公众被误导认为彭宇是做好事却被冤枉。由于公众已经形成了先入为主的认知,很多人误以为如果你不能证明你没有撞到老人,就只能被讹诈。
那么,在遇到老人跌倒的情况时,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行动呢?我们要观察老人的状态,如果他们的姿势影响呼吸,应该先调整姿势。如果没有影响,就不要轻易移动老人,应该询问他们是否有异常感觉。如果有异常,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为了安全起见,建议请周围的热心人帮忙录像取证。
遇到需要帮助的老人时,我们仍然应该伸出援手。法律会保护那些做好事的人,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更加温馨、互助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