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牛奶常识,你了解多少?让我们一同关于牛奶的八大误区,为你揭示真相。
关于牛奶加糖的问题。牛奶中加糖是为了增加热量,但并非越多越好。正确的做法是在每100毫升牛奶中加入5至8克的糖。最好选择蔗糖,因其进入消化道后易分解为葡萄糖,容易被人体吸收。但要注意的是,糖与牛奶最好不要同时加热,以免产生有害物质。正确的做法是先煮牛奶,晾至温热后再加糖。
接着,我们来谈谈牛奶的浓度。过浓的牛奶,即奶粉过多、水过少的牛奶,对婴幼儿的健康并不利,可能会引起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等问题。牛奶并非越浓越好。
牛奶与巧克力并不搭配。将牛奶与巧克力混合,会产生化学反应,生成草酸钙,导致钙的流失、腹泻等症状。
还有,用牛奶服药可能对身体有害。牛奶能够影响药物的吸收速度,使血液中药物浓度降低。而且,牛奶中的矿物质离子可能与药物发生反应,生成非水溶性物质,降低药效,甚至对身体造成危害。服药前后1至2小时内最好不要喝牛奶。
牛奶与橘汁、米汤也不宜混合食用。高果酸的橘汁或柠檬汁遇到牛奶中的蛋白质,会使蛋白质变性,降低其营养价值。而牛奶中的维生素A会与米汤中的脂肪氧化酶反应,破坏维生素A,这两者最好分开食用。
牛奶不应放在阳光下晒。虽然这样可以获取一些维生素D,但也会失去其他重要的营养素,如维生素B1、B2和C。而且,在阳光下乳糖会酵化,使牛奶变质。
关于牛奶的煮沸问题。牛奶消毒温度并不高,一般达到70摄氏度3分钟或60摄氏度6分钟即可。若煮沸,则会使牛奶中的乳糖焦化,产生致癌物质。钙会出现磷酸沉淀现象,降低营养价值。牛奶不必煮沸。关于牛奶的这八大误区就介绍完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在日常生活中科学的饮用牛奶才能更好的吸收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