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养生:顺应时节,避免过度贪凉
随着炎炎“三伏天”的临近,人们纷纷寻求降温防暑之法。一味追求“冰爽”感觉,违背夏日养生原则,让身体长期处于低温环境,是有悖于健康之道的。
早在《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就有关于阴阳四时与人体健康的深刻阐述。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顺应自然节奏。夏令三伏,自然界阳气旺盛,人体处于“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的状态。过度贪凉食冷易导致体内阳气受损。
观察发现,长期生活在空调制造的冷环境中,易损伤人体的“卫表之阳”和“肺阳”,从而易患夏令感冒、咳嗽、哮喘等疾病。同样,过度食用冰镇冷饮,会损伤“脾阳”和“胃阳”,引发胃痛、腹泻等情况。夏日养生应顺时而为,保护体内阳气,使之保持旺盛充沛。
为维持夏日健康,应采取一系列护阳措施。在起居上,应晚睡早起,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适当午睡以避炎热,消除疲劳,补充体力。精神调摄方面,要适应自然界“生长”的规律,主动调节情志,避免动怒烦躁,保持神清气爽。饮食上,要着眼健脾益气,少苦寒,节冷饮,宜食鱼、蛋、奶及蔬果等。尤其可选温胃宁心的生姜大麦茶、益气健脾的黄精红枣汤等,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之说,也是“春夏养阳”理论的实际应用。
酸味收敛可固护体表,防止出汗过多伤气损阳,如杨梅、草莓、西红柿等。咸味食物则可帮助机体补充因出汗过多而丢失的盐分,以防汗多损伤心气。夏日饮食以温养阳气为主,在此基础上适时饮用各类温补茶饮,更有助于身体健康。
夏日养生需顺应时节,避免过度贪凉。只有顺应自然节奏,调整自身阴阳平衡,才能保持身体健康,实现“冬病夏治”的目的。让我们在炎炎夏日里,注重养生,守护好自己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