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自闭症治疗 >

万达起诉造谣者

万达集团与谣言的三次交锋

一、万达债券被抛售风波(2017年6月)

那个夏天,一则关于万达债券被抛售的谣言在资本市场引发轩然大波。网络上不实信息蔓延,如“万达地产债被砸”,引发了市场的恐慌,导致万达电影市值单日蒸发超过60亿元。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冲击,万达集团迅速反应,通过官方渠道坚决澄清谣言,并指出银监会此次行动仅为风险排查,并非意味着存在实质性风险。随后,万达宣布起诉涉事微博大号“访善先生”及其他恶意造谣的自媒体,坚定地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展现了对谣言的零容忍态度。

二、王健林遭遇恶毒谣言挑战(2017年9月)

几个月后的九月,万达集团再次遭到网络谣言的攻击。这一次,谣言针对的是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万达于9月5日向法院提起诉讼,将“财经小面包”“迪蒙智慧交通”等微信公众号以及“亚洲新闻周刊杂志”“尚启庄”等微博账号告上法庭,要求这些媒体公开道歉并各索赔500万元人民币。万达强调,此次诉讼不仅是为了维护企业和董事长的名誉,更是为了警示无良媒体、净化网络环境。与此万达也在美国启动了针对境外造谣者的诉讼程序。

三、王健林去世谣言事件(2021年)

时间来到2021年,一则关于王健林去世的恶意谣言在网络上流传。面对这一严重损害企业领导人和家族名誉的谣言,万达集团迅速采取行动辟谣,并向公安机关报案。经过调查,涉事造谣者的账号被平台永久封禁。这一系列行动再次证明了万达打击网络谣言的决心。

历史案例与赔偿情况回顾:在过去的几年里,万达集团已经多次通过法律手段维护企业声誉和投资者利益。除了上述三次事件外,万达还曾起诉冒用王健林名义发布不实信息的公众号“顶尖企业家思维”,虽然最初索赔金额高达1000万元,但最终获赔金额仅为7.5万元。但这并没有削弱万达打击谣言的决心。特别是在两次针对王健林的谣言事件中,万达单案索赔金额提升至500万元,体现了其对谣言的零容忍态度。万达集团深知企业的声誉和领导人的名誉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之一,因此坚决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这些权益。通过一系列诉讼案例表明,万达对于维护自身形象和声誉不遗余力,同时也警示了其他无良媒体和自媒体不敢轻易制造和传播不实信息。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