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遇》手游的“梦想季”活动中,一场关于帽子装扮的争议爆发。这款手游的国际服与国服在这次活动中上线了不同的帽子设计。国际服保留了以中国古代明朝大帽为灵感的设计,而国服则改为了箬笠(斗笠)样式。这一细微的差别被玩家放大,引发了一场关于“区别对待”的质疑。更有国际服的玩家指出,这顶帽子与韩国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从而引发了一场文化归属的争论。
著名游戏设计师陈星汉首先发表声明,承认明朝大帽的设计灵感源于中国宋明时期的头饰。他解释称,此次修改是为了避免在国际范围内引发的社区对立和争议。对于国服玩家的不满,他表示理解,并承认在调整时未能充分考量玩家的期待,导致了误解和不满。
《光遇》官方也迅速发表声明,强调两顶帽子——明制大帽与箬笠,其设计灵感均源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为了平息玩家的不满,官方还承诺向国服玩家补发原版明制大帽。争议的焦点在于,玩家认为官方的道歉仅限于国内社交平台,如微博,未能在国际平台明确声明文化归属,导致国际服的文化争议未能得到有效平息。
此次事件引发部分玩家的不满,甚至出现了退款潮。部分玩家认为官方处理此事的方式模糊了对文化立场的认知,因此对“帽子被替换”表示强烈不满。
为了平息玩家的不满,《光遇》官方推出了补偿方案。国服玩家在“梦想季”结束前,可以通过游戏更新获得明制大帽。官方在声明中强调,希望玩家能够自豪地展示中国传统文化。
此次事件的矛盾焦点并非单纯的道具差异问题,而是对文化归属的维护。部分玩家对陈星汉团队的回应表示不满,认为他们“避重就轻”,将问题简单归结为“避免争议”,而未正面澄清文化来源,这加深了玩家之间的不信任和矛盾。
此次《光遇》手游的“梦想季”活动引发了一场关于文化元素处理的深刻讨论。这一事件不仅反映了游戏运营中处理文化元素的复杂性,也揭示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妥善处理和传播传统文化元素的重要性。尽管官方试图通过补偿措施平息部分玩家的不满,但国际服的文化争议仍然持续存在,需要更深入的思考和更明智的决策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