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医书中,有一种流传甚广的观念,即认为精液的价值远超过血液,有“一滴精,十滴血”的说法。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人们普遍认为射精会损耗大量的“元气”,因此应当尽可能地节省精液以维护身体的元气。这也导致了“忍精不射”这种行为的产生。
“忍精不射”是指在性行为中,通过意志控制、调整性爱动作和呼吸等方式,强行忍住不将精液射出。现代医学已经证实这种行为对身体并无益处,反而可能带来至少以下三种危害:
“忍精不射”可能导致不射精的问题。如果频繁地控制不射精,习惯可能会成为自然,导致射精反应的缺失。适度的性生活,遵循身体的自然节奏,实际上可以带来心情的愉悦和身体的健康,而并非损耗元气。我们应当摒弃“忍精不射”的做法。
“忍精不射”还可能导致局部不适。在射精前中止性行为,会导致生殖系统和盆腔的充血状态无法迅速恢复正常,大脑和脊髓也会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精囊和前列腺无法得到排空,这可能会导致下半身出现坠胀、沉重的感觉。长期如此,还可能引发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和精囊炎,出现尿频、排尿困难、会阴部不适甚至血精等症状。
“忍精不射”被视为一种不完全的性爱方式。在性行为中,既要忍受射精的生理反应,又要强行控制不射精,这对人体的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是有害的。这种不完全的性爱方式可能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我们应该摒弃这种错误的观念,理解性生活是生活的一部分,应该顺应身体的自然需求。过度的节省和强制控制不仅不能带来健康,反而可能导致身体的不适和损害。在性生活中,尊重身体的自然反应,享受完全的性爱,才是对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我们也应该加强对性教育的普及,让更多的人了解正确的性知识,避免错误的观念和行为对身体健康造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