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B肝病毒:台湾肝病死亡案例频频,肝癌更是男性死因之首。在一场专题演讲中,澳洲知名肝病专家Pr.Stephen Locarnini教授为我们揭示了对抗B肝病毒的关键策略。
Pr.Stephen Locarnini教授指出,肝脏是我们身体内的代谢工厂,负责去毒素、保存肝糖、分泌蛋白质等重要功能。慢性B肝会最初引发肝脏发炎,损害健康肝细胞,形成疤痕组织,进而影响肝脏功能。若不加以控制,数年后可能逐渐引发肝脏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
面对这一健康威胁,我们如何应对?Pr.Stephen Locarnini教授提出了三项重要原则:掌握查验B肝病毒量、选择低抗药性药物,以及积极治疗不间断。他强调,对抗B肝病毒的关键在于定期检测,听从医师指示,不随便换药和停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达到治疗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并非所有B肝患者都会演变为肝癌或肝硬化。研究发现,E抗原成阴性反应的带原者,罹患肝癌的机率相对较高,而体内有B肝病毒、E抗原呈阳性反应的人的风险则更高。B肝患者应特别重视定期回诊,接受肝功能等检查,以监测治疗效果。
B肝病毒抗药性已成为亚太地区医师在治疗过程中的一大挑战。长期服药后,B肝病毒可能发生变异,产生抗药性,导致肝病毒量和肝指数上升,药物治疗效果减弱,使B肝治疗变得更加困难。传统药物的抗药性较高,服用一段时间后,抗药性的比率会显著上升,增加治疗难度和患者的医疗负担。
目前,B肝的治疗主要依赖干扰素及四种口服药物。这些药物皆有健保给付,且抑制病毒的效果良好。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药物。让我们牢记抗B肝的三守则,共同守护肝脏健康。
由网友『城南旧事.』,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本站仅提供信息参考,具体内容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