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人的健康问题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国内外的研究表明,长期卧床的老年人容易出现失能状况,这不仅影响生活质量,更可能增加死亡风险。而衰弱症作为老年人失能的主要原因,其评估和防治变得尤为重要。
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衰弱症。陈庆余教授指出,老年病症中的肌少症表现为身体衰弱,而衰弱症则是肌少症的前期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自由基堆积、细胞老化、DNA损害和身体发炎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神经退化、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老年病症状的出现。其中,肌肉质量的减少更是老年人失能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40岁以后,肌肉质量每年平均减少8%,到70岁时,减少速度更是增加到每年16%。肌肉质量不足,老年人一旦摔倒就很难再次站起来。
那么如何评估衰弱症呢?陈庆余教授提供了五大指标:体重在一年内减少超过5%,身体乏力容易疲劳,活动量在一周内显著减少,手握肌力测试不达标以及行走速度过慢。只要符合其中两项即可被认定为衰弱症前期,符合三项以上则属于衰弱症。
一旦确诊为衰弱症,就需要全方位的老年健康照护。这需要由医师、治疗师、营养师、心理师、护理师、药师和社会工作者等跨领域的老年照护团队介入,提供全面的生活改善方案。因为衰弱症不仅仅是身体上的问题,还涉及到心理和社会层面的问题。
我们应该重视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尤其是衰弱症的评估和防治。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良好的心态和全面的健康照护,我们可以帮助老年人延缓身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也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务和照护环境。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关爱身边的老年人,共同为构建一个温馨和谐的老龄化社会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