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一种神秘的疾病,由于其发病机制尚未被完全揭示,特效药物依旧缺失,使得众多家庭在黑暗中摸索。非药物治疗的兴起,如同一缕曙光,照亮了希望之路。在这其中,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和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等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成为了被广泛采用并寄予厚望的治疗手段。
金博智慧创始人兼CEO褚明礼先生为我们深入了这两种技术。rTMS能够通过改善患儿的注意力问题、减少重复行为以及降低易激惹症状来带来希望,但其对操作人员的要求高,设备复杂且价格昂贵,目前仅在专科医院得以应用。相较之下,tDCS技术则因其操作简单、见效快、价格适中而更适合日常康复训练。
最近的一项国内临床试验更是为tDCS的效果提供了实证。在这项试验中,孤独症患儿接受了为期两周的tDCS干预,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治疗方案为刺激强度1mA,阳极定位于左前额叶背外侧(L-DLPFC),阴极位于右侧眶额部(R-OFC)。两周后,通过量表评分、磁共振扫描以及高密度脑电分析,发现接受tDCS治疗的实验组患儿在行为学评定上有了显著的改善。更令人振奋的是,高密度脑电分析显示其热点脑区的激活模式更接近于正常儿童。
这项研究不仅证明了tDCS治疗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的有效性,更揭示了其在改善患儿脑功能活动方面的潜力。与正常发育儿童相比,接受tDCS治疗的患儿在处理社交信息方面的脑功能活动得到了显著改善。而且,相较于rTMS可能带来的声响干扰,降低患儿家长的配合程度,tDCS无此类问题,不易对患儿造成激惹。
参考文献:《经颅直流电刺激改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交认知基于图片命名的脑电图研究》。
在这个的旅程中,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是对孩子们的巨大希望。让我们期待更多的研究能够照亮孤独症这条道路,让更多的孩子走向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