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自闭症治疗 >

2021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600字

窗外的桂花香轻轻渗入书房,电视中的《开学第一课》正在讲述一段跨越百年的故事。在特写镜头下,李大钊先生的《青春》手稿犹如古老的典籍,散发出岁月的光辉。那些字迹如同生命力蓬勃的跳动,它们仿佛化作漫天的星辰,照亮中华儿女追寻理想的漫长旅程。

李大钊先生在面对绞刑架时,他的眼神里并没有对死亡的恐惧,而是对未来充满坚定的信念。这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用他三十八年的人生诠释了“铁肩担道义”的深刻含义。在《国际歌》的悠扬旋律中,我深刻领悟到: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他们并不在乎生命的长短,而是执着于信仰是否能够燃烧成燎原的火焰。

如同彭士禄院士在父亲就义后坚定的表态,“我愿做祖国上的一颗螺丝钉”,两代人用生命接力,将革命理想雕刻成守护国家的钢铁长城。

天宫课堂的直播画面中,航天员汤洪波在空间站挥毫写下“理想”二字。宣纸在失重的环境下轻盈飘动,而墨迹依旧遒劲有力。这一幕让我回想起航天员聂海胜出征前的誓言,“只要祖国需要,我随时准备再上太空”。当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梦想成为现实,化为绕地飞行的空间站,当“嫦娥”“玉兔”在月球背面留下中国的足迹,科技工作者们正用他们的智慧续写新时代的传奇。

注视着西藏牧区孩童在“云课堂”里闪烁的眼神,聆听着闽宁协作下西海固少年的求学故事,我深刻体会到理想的传递是一代代人不懈的努力和浇灌。就像张桂梅校长用贴满膏药的手写下“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这所深山女子高中,正在让更多的女孩成为照亮家乡的璀璨星辰。

夜色渐浓,电视屏幕上滚动着青春誓言:“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窗外的月光与百年前的星光交相辉映,照亮了书桌上尚未完成的作业本。我深知,当我挥笔写下“少年当立鸿鹄志”时,流淌在笔尖的不仅是墨水,更是这个伟大时代赋予我们的精神力量。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夜晚,我被这些闪耀着时代光辉的故事深深感动。百年征程中,中华儿女们始终坚守着一种信念,那就是为了理想而奋斗。无论是革命者、科技工作者还是普通的少年,他们都用自己的方式为祖国的发展贡献着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是如此的强大,它让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梦想。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