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自闭症治疗 >

儿子要求太频繁了

当孩子频繁提出要求时,作为父母,我们可能会感到压力倍增。这实际上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来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自控力。让我们通过一系列策略来建立更健康、更和谐的互动模式吧。

第一步是区分需求的类型。观察孩子一周内的要求,记录在每个笔记本上,包括时间、内容和你的回应方式。区分基本需求,如购买文具,与非必要需求,如新玩具或游戏充值。注意孩子提出要求的场景和时机。

接下来是建立“要求日”制度,这是一个为期三周的过渡期。与孩子约定,非紧急需求写在便签纸上并投入一个透明罐子中。每周六晚上,我们召开家庭会议,讨论便签内容。采用“三选一”机制来满足孩子的要求,包括本周必须满足的需求、需要通过努力换取的需求以及暂时保留的需求。

第三步是可视化等待训练,这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制作一个名为“愿望温度计”的海报,将孩子的愿望按照急迫程度贴在相应的位置。每天下降一格,到底部时再重新讨论是否满足这个愿望。为了激励孩子等待,可以设立奖励贴纸制度:每成功等待一天可获得一枚贴纸,集齐五枚可兑换小特权,如多看15分钟动画。

第四步是建立“要求能量条”机制,这是一种游戏化的管理方法。每天清晨,孩子的“电池”自动充满五格电,每提出一次非必要要求消耗一格。剩余的电量可以用来兑换特别待遇,如延长睡前故事时间或周末外出游玩选择权等。

最后一步是情感账户存款法,旨在预防过度要求。设立每日的“特别时光”,在这段时间里完全陪伴孩子,不玩手机,让孩子主导游戏或活动选择。每次高质量陪伴后,在日历上贴上星星贴纸作为纪念。每积累三颗星星,孩子可获得一张惊喜卡,上面写有提前准备好的小惊喜。

在实施这些策略时需要注意几点:初期可能会遇到孩子的反抗,要保持温柔而坚定的态度;与孩子共同制定规则并用图画形式呈现更易理解;家长自身要示范延迟满足;每月定期调整规则细节以保持适龄性。这些方法需要大约六到八周的时间来形成习惯。重点是帮助孩子建立理性决策能力。同时要注重解释因果关系:“当我们学会等待时,我们就能得到更好的东西。”并时刻肯定孩子的每一点进步作为父母我们的鼓励和支持将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和发展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