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自闭症治疗 >

刮痧疗法注意事项 哪些部位不能刮

刮痧——古老而独特的中医疗法

刮痧,这一古老而独特的中医治疗方法,对于多种疾病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效果。并非人人适合,也并非身体的每个部位都能接受这种疗法。那么,刮痧疗法有哪些注意事项呢?让我们一同揭晓。

让我们了解一下刮痧的基本手法。病人需取舒适体位,充分暴露刮痧部位,并用温水洗净。接着,用边缘光滑的汤匙(或其他工具如调羹、铜币等)蘸上麻油(或其他食用油),在指定部位进行单向重复刮拭。刮痧的顺序一般是从上到下,或由身体中间向两侧刮,每次大约刮20下,直到皮肤出现深红色斑条为止。

刮痧的部位大多在背部或颈部两侧,但根据病情需要,也可在其他部位进行刮痧。刮痧的还可根据穴位选择进行局部治疗。如足三里、天突、曲池及背部的一些腧穴,都是常用的穴位。在穴位处刮痧,除了刮痧本身的治疗效果外,还能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并非所有人都可以接受刮痧治疗。过度饥饱、过度疲劳、醉酒的人不宜接受重力或大面积刮痧,否则可能导致虚脱。眼睛、口唇、舌体、耳孔、鼻孔、乳头、肚脐等黏膜部位禁止刮痧,因为刮痧可能使这些部位充血且不能康复。精神病患者、接触性皮肤病患者、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体表有创伤或感染的人以及孕妇的某些部位也都应避免刮痧。

最重要的是,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浮肿的患者也不宜刮痧。因为刮痧会使皮下充血,促进血液循环,这可能会加重心肺、肝肾的负担,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刮痧是一种独特的中医治疗方法,但在接受刮痧之前,一定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遵循专业医师的建议,确保安全有效。这样,我们才能充分享受刮痧带来的健康益处。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